告別火燒心痛楚,中藥調理KO擊退「胃食道反流」 GERD!

文/註冊中醫師 盧曉玲 (03.05.2023)
C小姐因工作忙的緣故,每日飲2-3杯咖啡,飲食不定時,一餐大魚大肉,一餐又想減肥少食,偶然還會小酌幾杯酒。一直身體安然無恙,最近卻頻頻出現火燒心(Heart burn)的情況,餐後經常一股反酸湧上咽喉,實在難受,看西醫檢查,驚覺「胃食道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簡稱 GERD),腸化生(Gastric Intestinal Metaplasia)的情況,十分焦慮。
最近經朋友介紹,來到診所找到盧醫師調理腸胃,希望中藥可以解決胃部不適的問題。
爲什麽會出現「胃食道反流」?
在正常進食吞嚥過程中,食物經過口腔、一路到食道,通過食道下方底部的括約肌,亦稱爲「賁門」,當賁門放鬆,繼而來到胃部。而胃是人體分泌胃酸、消化酶去分解食物的器官。然而當「賁門」括約肌太鬆不能正常閉合,或胃部撐得太飽壓力過大,就會導致胃裏面的食物、胃酸一下子回流到食道,出現「胃食道反流」的現象。

「胃食道反流」有哪些症狀?
典型症狀包括:
火燒心、噯氣、反酸、胸痛。
其他常見症狀包括:
慢性咳嗽、口氣口臭、喉球症(喉嚨經常有異物感、聲音沙啞)等。
❗盧醫師提醒:
大家別小看胃酸倒流、火燒心,因爲食道的抗酸能力遠遠不及胃壁,長期有胃食道逆流,會刺激强酸腐蝕食道,嚴重會到導致正常的鱗狀上皮粘膜變異,難以逆轉,增加患食道癌的風險!
中醫角度看「胃食道反流」:
中醫看「胃食道反流」,屬於「胃脘痛」、「胃痞」、「吞酸」、「噫酸」、「泛酸」範疇。與脾、胃、肝等臟腑關係密切。「脾」主運化水谷,「胃」主受納腐熟,脾主升,胃主降,兩者互相協調,主理食物的消化吸收與輸布,為氣血生化之源,被稱為「後天之本」。而肝主理氣機,肝鬱犯脾胃,氣血不暢,脾胃運化失司。
📖臨床常見的證型有:
- 胃火熾盛證
- 飲食積滯證
- 肝氣犯胃證
- 痰濕内阻證
- 脾胃氣虛證
🍃臨床常用處方:
- 胃火熾盛證:大黃黃連瀉心湯、涼膈散…
- 飲食積滯證:保和丸、焦三仙…
- 肝氣犯胃證:四逆散、柴胡疏肝散、越鞠丸、半夏瀉心湯…
- 痰濕内阻證:二陳湯、平胃散、半夏厚朴湯…
- 脾胃氣虛證:香砂六君子湯、柴芍六君子湯…
🍃中藥藥理研究:
1. 丹參、生蒲黃、桃仁、紅花、當歸、牛膝、五靈脂、三七、莪朮
能改善胃黏膜微循環,舒緩胃黏膜充血、水腫、息肉結節、潰瘍等瘀血產物對胃壁的刺激。
2. 瓦楞子、枇杷葉、白及
有效中和胃酸,同時不抑制胃酸分泌,能在胃壁黏膜、潰瘍表面形成保護膜,從而使潰瘍面炎症吸收,促進傷口癒合。
3. 黃芪、黨參
能提高細胞的免疫能力,加强受損細胞修復。天花粉能刺激特異性免疫反應,增加T細胞功能,配合黨參能調整機體技能,改善胃内環境。
4. 白芍
能抑制胃酸分泌,促進消化性潰瘍的愈合。
中醫師會透過詳細問診,瞭解病人的整體體質,評估脾胃功能,處方適切的中藥顆粒去改善病人「胃食道反流」的病症,舒緩火燒心、胃脹、噯氣、咽喉卡住等不適。治療期可達3至6個月。其後可定期做內窺鏡及病理組織檢查,追蹤「胃食道反流」的情況。
延伸閱讀:
1. 《「腸化生」好可怕?!》
2. 《我們缺的其實不是食物,而是「飢餓感」!》
「胃食道反流」日常生活保養小貼士:
- 減少進食生冷寒涼、煎炸油膩、甜膩、難消化的食物,例如:刺身、芝士、糯米、芋頭、果仁等。
- 避免長期飲濃茶、咖啡、奶茶、碳酸飲料、酸味果汁。
- 飲食習慣建議少食多餐,每餐6-7成飽即可,不要暴飲暴食,過度熬餓。
- 睡前2-3小時盡量不要進食過飽,也可把頭部墊高睡眠,以免胃酸分泌過多而容易逆流。
- 餐後避免短時間内平躺,可稍作活動,可用手掌繞肚臍四周順時針搓揉。
- 建議平時可穿寬鬆衣物,避免衣服過緊壓迫胃部,餐後容易胃脹,刺激胃酸倒流。
*備註:文中所載內容屬臨床醫學/心得分享,若有任何身體不適,請在註冊中醫師指導及為您辨症治療。
*參考資料:《胃食管反流中西醫結合治療研究現狀》,《醫學新知》2022
預約看診:註冊中醫師 盧曉玲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