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嚨成日「痰上頸」, 中藥治療梅核氣有妙法!

文/註冊中醫師 盧曉玲

盧醫師臨床問診時經常性聽到病人反映周不時都有喉嚨痰上頸喉嚨卡住有異物感的症狀,似乎「痰上頸」成爲一個常見的都市病症,令人十分困擾。中醫醫學泛稱的「梅核氣」,現代醫學又稱為「喉球症候群」(Globus Hystericus)。

「梅核氣」常發症狀:

  1. 新冠肺炎康復後,經常咽喉乾癢想咳嗽。
  2. 熬夜之後第二日咽喉有異物梗阻感。
  3. 飽餐或進食甜膩食物後,有痰卡住喉嚨。
  4. 情緒緊張,壓力大時,喉嚨突然沙啞,有痰黏住的感覺。
  5. 胃酸倒流、噯氣發作時,喉嚨酸澀梗阻,伴有口氣重。

成因分析:

📍西醫角度

梅核氣」有許多不同的定義,常見的喉球症候群包括:喉嚨異物感、梗阻感、瘙癢感、咽喉有黏液或痰,或伴隨慢性咳嗽、胸悶心悸、火燒心等。

🌟以上症狀多見是間歇性發作的。尤其在咽乾的時候較爲明顯,進食時會消失。若患者出現梅核氣的症狀,仍需要進一步檢查作正確診斷。與梅核氣症狀相關的疾病如下:

1. 頭頸部疾病

聲帶息肉聲帶結節、喉球症、扁桃腺腫大、扁桃腺發炎、甲狀腺腫大或甲狀腺結節、腫塊、頸椎骨刺、頭頸腫瘤等。

2. 消化系統疾病

胃酸倒流、食道逆流等。

3. 情緒疾病:

焦慮症抑鬱症精神緊張等。


📍中醫角度:

梅核氣」早在漢朝的《金匱要略》中有記載:「婦人咽中如有炙臠」。「炙臠」是烤肉的意思。患者覺得咽喉梗阻好像有異物的感覺,咳之不出、吞之不下,但不影響正常吞嚥飲食。

中醫認為梅核氣與氣機不暢、痰濕内阻關係密切。治療上以「疏肝解鬱、健脾祛濕、化痰散結」爲主。


盧醫師醫案分享(附上藥方) :

病例一:L小姐,職業:老師。

臨床症狀:

近半年咽喉經常有痰難咳出,經常講書有痰上頸的異物感,咽喉乾渴,飲水少,工作壓力大,胃口一般,偶發胃痛,噯氣,大便質黏,舌尖紅,兩側泡沫綫,苔薄白膩。

中藥處方:

半夏厚樸湯、越鞠丸 加減用藥。


病例二:C小姐,職業:行政人員。

臨床症狀:

3個月前曾感染新冠肺炎,康復後經常咽喉乾癢咳嗽,説話久了容易氣短胸悶,咽喉梗阻感,時有痰咳出,量少,質時稀時稠,早上有鼻塞、鼻水倒流,輕微頭痛頭暈、胃口正常,容易腸胃敏感,大便腹瀉。

中藥處方:

溫膽湯、香砂六君子湯 加減用藥。


📋總結上述醫案成效:

以上兩個病例服用中藥後,咽喉症狀明顯舒緩,配合體質調理,效果顯著。
梅核氣症狀多變,容易反復發作。如經常出現「痰上頸」的情況,建議尋求專業中醫師爲你針對性診症治療,透過中藥處理梅核氣問題。

盧醫師針對「梅核氣」三大小貼士:


治療「梅核氣」療程及費用:

*備註:文中所載內容屬臨床醫學/心得分享,若有任何身體不適,不宜自行配藥,請在註冊中醫師指導及為您辨症治療。

註冊中醫師 盧曉玲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