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秋奪暑】入秋中醫飲食指南

文/陳姵璇 註冊中醫師 (6.9.2023)

處暑已過,早晚天氣稍為涼快。中午比較烘熱,一直到九月末十月初才轉涼。這是民間形容秋老虎這種爭秋奪暑的天氣。農諺「處暑天還暑,好似秋老虎」。

秋燥

雖然中午天氣仍然比較熱,但濕度已較夏季時下降,翳焗的潮濕的暑天已去。天氣開始乾爽起來。初秋這種烘熱而乾燥的,屬於「溫燥」。到中秋過後,天氣轉涼的乾燥,屬於「涼燥」。

雖然天氣仍然炎熱,但巿民應開始少食瓜及生冷,以減少出現腸胃道疾病。

過了立秋,進入秋天,暑氣漸消,天氣由潮濕轉為乾燥,人體同時在適應天氣變化。秋瓜敗胃秋瓜壞胃意思是指夏天人們已大量進食瓜類消除暑熱。如入秋後仍進食大量瓜類,脾胃虛弱者容易出現胃脹悶、泄瀉等症狀。


秋季養肺

肺為嬌臟,喜潤而惡燥

與金秋相應的臟腑是肺臟。如果保養得宜,可以令肺臟壯健。相反則耗損肺氣。天氣乾燥,不妨進食一些食物滋養肺部及皮膚。

白色和肺系五行屬金,大部份養肺的食物都是白色的。

初秋的溫燥,巿民可進食適量梨子、杮子、羅漢果、霸王花、百合、雪耳、杏仁 、銀杏、蓮藕、葡萄、蜂蜜、果醋,以滋食肺陰,但脾胃虛寒者不宜服食過多。

亦可食用當造食物,如芋頭、栗子等等。

🔔❗ 注意胃脹痛噯氣泛酸的病人或食物敏感人士,不宜食用芋頭、栗子、果醋。

🔔❗ 進食過多銀杏和北杏可以中毒。


肺 喜潤而惡燥

秋天已經很乾燥,如果食用太多香料、乾燥、辛辣、煎炸、烤焗食物、火鍋等會令到肺臟在乾燥的日子「燥上加燥」,容易出現咽乾、咽痛、乾咳、鼻乾痛、流鼻血及呼吸系統疾病。

所以大家要好好愛惜肺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