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八個生活常見不良姿勢~你中幾多個?(小心脊柱側彎、肩頸綜合症、腰椎扭挫傷……)

文/註冊中醫師 盧曉玲
人體由頭部、脊椎、骨盆、上肢、下肢,與多個骨骼、關節、韌帶、肌肉等組成,這些身體結構互相合作,維持身體運動。而我們生活中的身體動作,就是所謂的「姿勢」或「體態」。不良的姿勢和體態會令身體歪斜,各部位組織碰撞、牽拉、卡鎖而受損,更是響起引發各種痛症、慢性勞損等警號。
今期,盧醫師向大家分享平日生活中常見的八種不良姿勢,看看你又中了幾多個?
1. 烏龜頸 (頸前傾)
「烏龜頸」顧名思義就是頸部像烏龜一樣往前方伸,肩膀同時向前内彎,使得頸椎間盤往後推擠。肩頸肌肉爲了承托頭部的重量而過度緊縮,導致肩關節後側展開,肩膀關節空間變窄,加劇肌腱摩擦。因此,烏龜頸容易引發其他痛症問題,如頸椎椎間盤突出,頸椎關節炎、肩頸肌肉疼痛,肌筋膜疼痛症後群、肩周炎等。
2. 駝背、圓肩
「駝背」,俗稱「寒背」,指背部彎曲,使後背突出,導致胸椎生理弧度增大。這個姿勢會讓連接脊椎的韌帶和肌肉被拉長,出現胸背部、肩胛内側肌肉綳緊疼痛。當關節承受較大壓力時,就會引發肌肉疼痛,脊椎關節炎等。
3. 腰椎S型過度彎曲 (骨盆前傾)
「S型」的曲綫令人羡慕,但是腰部過度前彎,腹部前凸,其實是骨盆前傾的不良體態。腰椎向前彎曲嚴重時,脊椎關節互相碰撞會引發關節炎。而腰部肌肉綳緊,脊椎間隙狹窄,會壓迫神經,容易出現脊椎狹窄症,下肢麻痹,疼痛不堪。
4. 翹腳
「翹腳」,又稱「翹二郎腿」,會導致腰椎壓迫彎曲,對脊椎和骨盆之間的關節施加壓力,髖關節會承受更大的負荷。另外,單側的臀部肌肉因過重的體重而拉緊,容易肌肉損傷。嚴重者更引發脊柱側彎、骨盆疼痛、薦髂關節症候群。
5. 側躺玩手機、看電視
「側躺」時頸椎歪斜,頸部肌肉卡鎖而緊縮變短,肌肉便會牽拉疼痛。當肩膀承受著體重,肩關節和肌腱就會更大負擔。長期側躺、側睡,容易令脊椎彎曲,日久會引發脊柱側彎、骨盆變形、頸椎關節炎、頭痛、手麻痹等。
6. 側頭趴睡
好多人喜歡「側頭趴睡」,但是頸部轉向側面讓脊椎關節扭轉,與肌肉成爲卡鎖狀態。下巴就會承受頭部的重量,令顳頜關節承受更大的負荷,容易牙齒疼痛,張口時疼痛,大細臉、落枕、頭痛等。
7. 彎腰提重物
當我們「彎腰」時,腰椎椎間盤承受壓力可高達300公斤以上。若長期彎腰,幅度較大,或突然承受過重的力量,容易强烈壓迫尾椎,出現腰椎間盤突出,嚴重者更會引發椎間盤破裂,韌帶和肌肉拉傷。
8. 沙發上半躺半坐
平時家居的沙發的彈簧和睡床大不相同,沙發質地柔軟,並無配合脊柱的生理弧度,無法給予脊椎足夠的支撐力。我們疲倦時習慣懶洋洋在沙發上「躺半坐」半,這個姿勢看似舒服,但是我們的腰椎就承受較大負荷,容易腰臀肌肉拉傷疼痛。
要矯正不良的姿勢不容易,若等到肌肉、韌帶疼痛拉傷、日久引發脊椎生理弧度改變,出現脊椎關節炎、椎間盤突出等問題就一籃子麻煩多多。
盧醫師建議:
- 平時注意自己的坐姿、站姿、睡姿等,戒掉以上不良的姿勢習慣。
- 勤拉筋,多鍛煉,增强肌肉、軟組織的柔軟性,避免骨骼、肌肉受傷。
- 出現疼痛、麻痹等不適時,及早找專業中醫師治療,透過内服中藥、針灸、推拿、正骨手法治療可有效舒緩身體痛楚,避免病情惡化,造成慢性勞損。
註冊中醫師 盧曉玲中醫師 (24.3.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