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酸痛,苦不堪言,其實是「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警號!

文/註冊中醫師 盧曉玲
肌肉酸痛,好似被人捶打了一身的感覺,相信不少人都經歷過。臨床上都見不少因爲反復肌肉疼痛來求診的病人。
肌肉痛的症狀各有不同,尤其運動、長時間操勞、意外受傷後肌肉出現疼痛的症狀。諸如肩頸痛、腰痛、背痛、肋骨痛、大腿痛、小腿痛等,感覺渾身都背著千斤重一樣,活動受限,日子久了痛楚更深更持久,令人苦不堪言。其實上述這些疼痛問題可能是敲響「肌筋膜疼痛症候群」(Myofascial pain syndrome,簡稱MPS)的警號!
肌肉骨骼系統的疼痛幾乎是從肌肉開始。肌肉藉著收縮產生力量,做出動作,並且可吸收衝擊以保護骨頭和關節,同時也儲存能量。肌肉是需要大量血液循環且佈滿神經的組織。我們日常需要好好鍛煉肌肉,才更好調整人體健康的狀態。
相反,當肌肉萎縮時,便會拉扯骨頭和關節,使血液循環受阻,肌肉無法吸收衝擊,能量不足,我們身體狀態也每況愈下。
我們平時覺得疼痛,其實是肌肉上分佈好多感受疼痛的小神經。當肌肉緊綳或因緊張而僵硬時,就會刺激小神經樹突,傳遞疼痛的信息。若肌肉長時間僵硬,便會變粗、變硬、甚至纖維化。
肌肉相當敏感,當我們有壓力,精神緊張時,肌肉也會跟著收縮緊綳。當我們感到疲倦時,肌肉為維持我們正常活動會施加更多力量,這時肌肉也會更緊張。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是一種因肌肉、肌腱長時間重複過度使用而引起的疼痛。其激痛點是肌肉,檢查時發現肌肉綳緊,甚至疼痛感會擴散到四周。常見發病原因與姿勢不當、睡眠不足、精神緊張等有關。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常發疼痛部分有:
🌟頸部、肩膀的上斜方肌(Trapezius) 與胸鎖乳突肌(Sternocleidomastoid)
🌟肩胛骨周圍的岡上肌(Musculi supraspinatus) 和岡下肌(Infraspinatus)
🌟腰兩側的腰方肌(Quadratus lumborum)
🌟臀部附近的臀肌和梨狀肌(Piriformis Muscle)
🌟大腿後側的大腿後肌(Hamstring)
中醫針灸、手法治療對處理以上「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療效明顯,可以即時舒緩肌肉疼痛感,放鬆緊張的肌肉和筋膜,幫助小關節復位。
建議療程:
針灸配合手法治療,每週1-2次,每次20-40分鐘。
有需要時可配合内服中藥。
盧醫師小貼士:
有需要者可提供伸展正姿教學,平日多鍛煉,就不用每次身體疼痛長期依賴治標不治本的止痛藥。
註冊中醫師 盧曉玲中醫師 (10.3.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