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脹痛不一定是乳腺增生?小心患上罕見「肉芽腫性乳腺炎」!附五大飲食、作息調養建議及中醫治療

文/盧曉玲 註冊中醫師 (8.11.2023)
不少女士在月經來潮前出現乳房脹痛,很多時候都不以為然,認為只是常見的經前綜合症之一,多考慮是荷爾蒙失調所引起。尤其患有乳腺增生、乳腺良性纖維瘤、水囊的女士,在每次預備來月經時,乳房脹痛的感覺周不時會加劇。然而乳腺增生看似小事,但持續、反復不斷出現的乳房脹痛卻不是小事。
盧醫師「肉芽腫性乳腺炎」病案分享
最近,盧醫師在臨床遇見一種罕見的乳腺疾病「肉芽腫性乳腺炎」。
病人Y小姐:「醫師,我左側乳房脹痛,以前來經前都特別脹痛。最近2個月,月經乾淨後都反復脹痛,有時我會摸到圓形的硬塊,會不會是乳癌啊?我可以點算啊?」

盧醫師把脈、問診瞭解病人基本情況後,安撫病人焦慮的情況,並做乳房觸診,嘗試找出硬塊位置。其後建議病人去婦科專科進一步做病理檢查,明確病情。
2個星期後,Y小姐前來覆診,告知醫師原來她罹患了「肉芽腫性乳腺炎」,加上乳房抽針後形成乳腺內的傷口,導致乳房腫痛比檢查前更為嚴重了,苦不堪言。
她不想長期依賴抗生素和消炎藥,想尋求中醫治療改善病情。
什麼是「肉芽腫性乳腺炎」?
其實「肉芽腫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 GLM)是一種相對罕見、發病率較低的非哺乳期的乳腺炎。發生在非妊娠的年輕育齡女性,大部分有生育經驗,過去曾有母乳餵哺。
急性發作時,乳房會疼痛,繼而出現腫塊,局部紅腫熱痛、甚至潰瘍流膿,經久不愈,反復發炎。
部分肉芽腫性乳腺炎的發病情況和乳癌類似,但屬於良性的自限性疾病。
「肉芽腫性乳腺炎」成因:
目前仍無較多臨床病理及科研數據讓大眾認識,而發病原因多考慮與細菌感染、免疫系統異常、激素變化、手術或外傷等因素有關。
盧醫師建議需檢查人士:
如果女性發現乳房有反覆脹痛、觸摸到硬塊、腫塊、甚至容易發燒、情緒波動等,都可以適當考慮進行影像學檢查,清楚地明確疾病診斷。例如:
- 乳腺超聲波
- 磁力共振成像
- 抽針活檢
西醫治療
西醫治療「肉芽腫性乳腺炎」先考慮消炎止痛藥、抗生素、類固醇激素等控制炎症,避免細菌繼發感染。肉芽範圍較大,甚至有惡性可能就考慮手術切除,清除病灶、引流膿液。
中醫治療原則及方法
相對西醫治療,中醫的治療相對溫和,兼顧病人體質、病情特點去調節中藥、針灸的治療方案。
- 急性期以清熱解毒、排膿散結為主
- 緩解期以健脾疏肝、行氣活血為主
期望可以舒緩乳房腫痛、發炎情況,使腫塊縮小,調節整體氣血,減少復發。
內服中藥藥物建議
處方:瓜蔞牛蒡湯合排膿散加減。
相關中藥:全瓜蔞、牛蒡子、天花粉、連翹、黃芩、梔子、枳實、白芍、柴胡、蒲公英、魚腥草、皂角刺、王不留行、絲瓜絡、澤蘭、浙貝母、夏枯草、牡蠣等。
除此之外,可外用芒硝,紗布包裹,早晚熱敷乳房患處,有助消腫排膿。
配合針灸治療
有需要可配合針灸治療,促進氣血循環,散瘀消腫。
盧醫師對「肉芽腫性乳腺炎」人士五個日常護理(飲食、作息調養)建議:
1. 飲食注意
治療期間,飲食清淡為主,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發物、催乳食物等,例如肥膩煎炸、辛辣酸辣、雞湯、木瓜魚湯、章魚豬腳湯、芒果、榴蓮、荔枝、菠蘿、海鮮、菇菌類、牛、羊、鵝等。
2. 日常衣著
貼身內衣及衣著以舒適透氣為主,注意個人清潔,避免乳房損傷有創口,容易受感染。
3. 心境狀態
保持心情舒暢,情緒穩定,注意排解急躁、焦慮、抑鬱等負面情況。
4. 調節工作量
避免壓力大,過勞,調整良好作息,睡眠充足,勞逸適度。
5. 保持恆常檢查
定期乳房自我檢查,出現乳房紅腫脹痛、硬塊時盡快檢查、早發現,早診斷,及早積極治療。
乳腺健康對於女性而言十分重要,愛惜自己,關注身、心、靈健康,快找中醫師諮詢專業治療方法。
閱覽更多:
根據最新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2019年公佈的「香港女性十大癌症」數據,位列女性發病率首位的是頭號癌症正是「乳腺癌」。香港乳癌患者的確診年齡中位數為58歲,相比美國、澳洲患者年齡中位數,香港患者相對年輕……
乳腺增生為常見的良性乳腺疾病,因内分泌失調、精神等因素導致乳腺主質及間質不同程度的增生及復舊不全所致的乳腺正常結構紊亂。臨床多見乳房疼痛及腫塊,部分可見乳頭有溢液或瘙癢等症狀,常伴隨情緒波動及月經周期等表現出現周期性變化。癌變率約2%~4%……
兒女的青春期,為平凡的家庭帶來不少變動。有些事情很奇怪,甚至有少少難以理解…其中一樣可能係…點解阿仔乳頭(乳暈)下會有硬塊,仲會有少少按痛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