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媽媽常見的五大問題(中醫師溫馨提醒小建議)

文/註冊中醫師 盧曉玲

生兒育女對女性而言,無論身體、心靈上都是極大的挑戰。醫天圓門診臨床上,遇見有不少女士生完BB後身體都出現不少毛病,可能坐月欠缺休息保養,可能照顧初生嬰兒太辛勞,又或者新手媽媽心理壓力大,期望高……

今期盧醫師整理產後媽媽常見的五大問題,為各位媽媽提供專業中醫意見,希望大家做個健康喜樂的幸福媽媽!

產後媽媽五大常見困擾及問題:

1. 奶水不足,容易塞奶…

生產完之後的新手媽媽身體氣血虛弱,容易出現母乳量少,不能滿足新生嬰兒每日的飲食需要。

遇到這種情況,媽媽不要心理有壓力。坐月期間可以多飲用炒米茶、滋潤湯水,配合養氣血通乳絡的中藥,例如:通草、王不留行、漏蘆、黃芪、黨參、陳皮等幫助上奶。

👩🏻‍⚕️盧醫師提醒:

最緊要是水分充足,氣血充盈,餵奶前可用暖水袋熱敷雙側乳房。謹記定時排空乳汁,避免積存時間過長而導致乳腺阻塞。若然發生漲奶,乳腺不通,出現石頭胸,甚至乳腺發炎(Lactational mastitis),就更加要小心。

建議先餵嬰兒飲用配方奶粉,不必强求,有需要先冷敷發熱脹痛的乳房,再配合乳房按摩手法,順時針沿著乳房四周均匀地按摩,避免用力過猛,繼而熱敷腋下和乳房四周,有助疏通乳腺,幫助上奶。


→ 延伸閱讀:
1. 《塞奶之痛
2. 名醫名方:產後催乳湯

2. 產後經常周身骨痛…

生產完的媽媽照顧自己和初生嬰兒都忙個不停。休息不足,過度勞損,容易出現周身關節酸軟疼痛的問題。

產後媽媽常發的痛症:「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媽媽手de Quervain disease)、頸肩綜合症、富貴包、高低膊、盆骨前傾、腰酸背痛、四肢水腫等。

👩🏻‍⚕️盧醫師提醒:

最緊要提醒自己注意矯正不良姿勢,可用孕婦枕輔助,多休息,勤拉筋,避免操勞過度。關節疼痛處可用暖水袋、暖墊熱敷,促進氣血循環。

有需要讓專業的中醫師爲你診症,瞭解自身骨架的問題,配合針灸、手法等放鬆筋膜,加强肌肉,切忌避免長時間用死力、維持錯誤的姿勢,若不然真是年紀大後全身痛症都出來,就後悔莫及了…


→ 延伸閱讀:
1. 產後關節痛,周身疼痛怎麼辦?
2. 《橈骨莖突腱鞘炎(媽媽手)
可參考「醫天圓慢性痛症」、針灸、手法療程介紹,病向淺中醫!

3. 產後脫髮很多…

生產完的媽媽常操勞過度,保養不足,導致身體氣血虛弱,腎精虧損,常見有脫髮的困擾。尤其洗頭、梳頭時頭髮一大撮掉下來,髮際綫後移明顯,頭髮變得幼細,甚至白髮湧現,實在一下子衰老了不少。

👩🏻‍⚕️盧醫師提醒:

若然有同時餵母乳、月經逐漸恢復來潮的產後媽媽要留意,母乳都是身體氣血所化,持續不停流失氣血,補養不足,就難以滋養頭髮的生長。

  • 謹記頭髮十分脆弱,梳頭時不要用力拉扯頭髮。
  • 避免高溫的熱水洗頭,
  • 避免產後燙染頭髮。
  • 最緊要是放鬆心情,避免壓力過大。

在中醫角度,健脾益氣,滋陰養血、補腎填精是產後脫髮主要的治療方向。常用的中藥:菟絲子、阿膠、何首烏、當歸、黃精、山茱萸、熟地黃等。有需要配合梅花針治療,調理3-6個月,療效顯著。


→ 延伸閱讀:
1. 產後脫髮 中醫有辦法
2. 《產後中醫小知識

4. 生完BB身材走哂樣,肚腩瘦吾番…

生產完的媽媽常常抱怨自己腹部腩肉多,肌肉鬆弛,妊娠紋多,其實這是腹直肌鬆弛撕裂,腹直肌分離(Diastasis recti)的表現。加上下肢經常水腫,乳房下垂,時常缺乏時間和恆心運動,好像怎樣都瘦不下來,身材走曬樣,打擊媽媽的自信心。

👩🏻‍⚕️盧醫師建議:

產後媽媽不想亂食減肥藥,倒錢落海買健身套票,建議尋求專業中醫師協助,瞭解自身的問題。其實這和女性荷爾蒙和新陳代謝關係密切,產後瘦身不宜操之過急,

建議由產後6個星期開始,每個月減重1-2kg為宜。配合中藥、針灸、手法等治療,醫師亦會指導病人適當產後拉筋伸展的整姿運動,堅持治療和鍛煉,療效良好。


5. 照顧初生BB不容易,經常情緒抑鬱,心理壓力好大…

生產完的媽媽容易將生活的重心轉移到孩子身上,想把最好的照顧給寶寶,但照顧初生嬰孩並不容易,若靠自己單獨能力未必每位媽媽都承受到。尤其對於新手媽媽,經驗不足,好多地方需要精力摸索學習。若遇到突發情況,容易緊張彷徨,不知所措,容易造成沉重的心理壓力。

常見的產後抑鬱(Postpartum depression,PPD) 常在產後1星期至1個月開始出現。表現包括有:容易疲倦,缺乏興趣和動力、脾氣暴躁、情緒焦慮、失眠、心悸、頭痛頭暈、食欲不振、胃痛、嘔吐、腸胃敏感……

👩🏻‍⚕️盧醫師建議:

媽媽好偉大!但照顧寶寶之餘,千萬別忘了自己的身體及心靈上的需要。別讓自己孤單作戰,建議多方尋找妳的「產後神隊友」,向他/她們「多傾訴,多表達」。你的丈夫、家人、朋友、陪月、家庭醫生、甚至你的信仰,都可以是你强大的後盾。

若發現自己有產後焦慮/抑鬱的傾向,可考慮透過内服中藥和針灸有助處理身體不適和情緒問題。身體氣血變好,情緒精神有改善,才有力量繼續照顧妳所愛的嬰兒和家庭!

若不便出門就診,醫天圓亦有提供產後網上看診服務,讓醫師與你同行打氣,陪伴妳一齊努力!

醫天圓產後療程

中醫產後調理療程


*備註:文中所載內容屬臨床醫學/心得分享,若有任何身體不適,請在註冊中醫師指導及為您辨症治療。

註冊中醫師 盧曉玲中醫師 (202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