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底痛和腳跟痛?小心筋膜、肌腱發炎手尾長! 足部常見慢性痛症—足底筋膜炎、阿基里斯肌腱炎、功能性扁平足

文/註冊中醫師 盧曉玲
腳跟可分爲後側和底部,後側與阿基里斯腱相連,此處疼痛多與阿基里斯腱受傷或發炎引起;而腳底連接足底筋膜,因此多發足底筋膜炎。情況嚴重者,腳底和腳跟可同時受損疼痛。

1. 足底筋膜炎(跑者足)
足底筋膜是連接腳跟與腳趾底部的纖維組織,每走一步,便會拉緊一次,幫助維持足弓,吸收從地面反彈的作用力,可謂是人體天然的避震裝置。
誘發「足底筋膜炎」(Plantar Fasciitis)的常見因素有:
1. 年老而逐漸退化
2. 運動過度勞損筋膜
3. 經常穿高跟鞋
4. 長時間站立、行走、搬重物
5. 體重上升增加足弓負荷
6.天生扁平足、高足弓、長短腿
「足底筋膜炎」臨床常見症狀是腳板底一著地受壓就感到如「針拮」般刺痛。然而運動拉伸或多走幾步後後,腳底痛楚又會有所舒緩。

2. 阿基里斯腱炎(跟腱炎)
阿基里斯腱是全身最大的肌腱,連接小腿肌肉至腳跟之處。小腿接近膝蓋處的後方肌肉最外層是「腓腸肌」,被腓腸肌包覆在小腿內的是「比目魚肌」。腓腸肌和比目魚肌往下接近腳踝處會往下會合為阿基里斯腱,連接到腳跟上。所以要彎曲小腿、活動腳底板都與阿基里斯腱有關。
誘發「阿基里斯肌腱炎」 (Achilles Tendonitis)常見因素有:
1. 突然增加運動强度或時間
2.在不平或過硬的表面運動
3.鞋子不合適
4.體重增加
5.小腿肌力不足
「阿基里斯肌腱炎」臨床常見症狀為阿基里斯肌腱變得僵硬和疼痛,小腿下方腫脹,活動後腫塊更明顯,會延伸到腳後跟至疼痛加劇。
此外,並非天生扁平足,而是後天「功能性扁平足」(Flat Feet) 的人士,若長期過度勞損,鞋子無法固定足部,小腿、足踝肌肉、阿基里斯肌腱承受較大的壓力,就會足弓逐漸塌陷,容易感到腳底前腳掌、中段、後跟部酸痛,其實也是足底筋膜炎、阿基里斯肌腱炎的傾向。
如何處理以上足部常見痛症的問題?
盧醫師建議:
- 透過針灸、推拿及正骨手法治療,每週1-2次,放鬆肌肉、筋膜、肌腱,舒緩疼痛。
- 配合足弓鍛煉運動,如腳底抓毛巾、足弓靠墻拉伸、滾網球等。
- 40歲或以上、氣血虧虛患者,可配合中藥,加强療效。
- 可考慮訂製合適的醫療鞋墊,支撐足弓、分散體重,有效幫助矯正足弓、按摩足底筋膜,舒緩阿基里斯腱綳緊僵硬的不適。
註冊中醫師 盧曉玲中醫師 (15.3.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