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月經不調,小心患上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中醫幫你調經助孕有辦法!

文/註冊中醫師 盧曉玲

不少20-44歲生育年齡的女士都有月經不調的問題,例如痛經、月經延遲、月經先後不定期、月經量少,月經延長不停等。而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 簡稱PCOS)的發病率可達5-10%。由於患者體内荷爾蒙分泌異常,導致排卵次數減少,甚至不排卵,出現月經減少、不孕等婦科問題,實在令人困擾。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主要症狀為:月經來潮不規律,月經週期超過40天,嚴重可延遲長達3-6個月。由於雄性激素過多,出現一系列表徵:粉刺增多,體重上升,脫髮, 毛髮增多,如唇周、前胸、大腿等、皮膚色素沉澱,如頸部、腋下、外陰、大腿根部皮膚變黑等。並透過超聲波檢查發現卵巢變大,邊緣有10個以上未成熟的小卵泡(2-9mm)。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發病原因:

1. 遺傳因素:

研究指出有多囊性卵巢症的家族史,患病率會比一般人高5-6倍。

2. 荷爾蒙紊亂:

雄性激素過高,抑制雌激素水平,導致卵巢功能異常。

3. 胰島素抗阻:

胰島素抗阻導致,血糖水品升高,身體會爲了降低血糖而刺激更多胰島素分泌。過多胰島素會刺激身體產生更多雄激素,誘發多囊性卵巢。


西醫治療多囊性卵巢症的方法:

1. 口服避孕藥:

如Diane-35,適合暫時未有生育計劃的女士。以人工合成的黃體素增加雌激素,抑制雄性激素的活性,減少對子宮内膜的刺激。

2. 口服排卵藥:

如Clomid,促進卵泡成熟,誘發排卵,但不建議連續服用超過半年。

3. 治療胰島素抗阻,控制血糖:

如Metformin與Troglitazone(Rezulin),減少胰島素刺激雄性激素的分泌,使月經恢復正常,恢復正常排卵功能。


中醫對多囊性卵巢症的認識:

中醫認爲PCOS發病主要因爲腎虛,由於腎氣不足,天癸不充,衝任二脈虧虛,氣化失常,下焦痰濕不化,阻滯胞脈,導致月經失調,月經稀少,閉經,腰膝酸軟,卵巢增大等症狀。

而女子以血為用,肝經鬱結,肝脈失調,會影響衝任二脈氣血調節,常出現乳房脹痛,腹痛,痤瘡等表現,加上肝木克脾土,脾胃運化失司,痰濕積聚,則出現體重上升,粉刺等表現。

所以治療方向以補腎爲主,疏肝健脾行氣化痰,活血化瘀為輔,强調肝脾腎三臟同治。


盧醫師中醫病案分享:

病案一:

L小姐,28歲,體型中等,月經不調,經常35-50天一次月經,嚴重時試過60天不來月經,需要服用通經西藥。2022年身體檢查發現患有多囊性卵巢症。經前經常胸悶乳房脹痛,情緒急躁,小腹隱痛,平素工作壓力大,熬夜多,喜食生冷凍飲。來月經時就後悔,頭2天經常痛經,需要服用止痛藥才舒緩,經同事介紹前來找盧醫師求診。

診斷:月經不調、閉經;
辨證:肝鬱腎虛,氣滯血瘀證。
參考處方:

(經前/月經期間):逍遙散、血府逐瘀湯、少腹逐湯;(經後期):歸脾湯、八珍湯。

針灸治療:月經前後針灸腹部、腰骶部,促進子宮、卵巢氣血循環;月經期間針頭部、下腹部、小腿,舒緩痛經、頭痛等不適。

隨診跟進:持續治療半年,月經周期縮短,28-40天一行,經前乳房脹痛、頭痛的不適明顯減輕,月經量增多,幾乎無血塊,不用在月經期間再依賴服用止痛藥。


病案二:

C小姐,37歲,體型微胖,月經不調,經常35-50天來一次月經,夫婦嘗試懷孕多月不果,檢查發現診斷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平素月經量少,經前容易乳房脹痛,腹隱痛,腰酸痛、下肢水腫等。平素工作壓力大,容易口乾舌燥,腸胃敏感。舌紫暗,苔白厚膩,邊齒印,舌下絡脈瘀阻。

診斷:月經不調;
辨證:肝鬱脾虛,痰濕内蘊證。
參考處方:

(經前/臨經期):逍遙散、越鞠丸、血府逐瘀湯等;(經後期、排卵期):補腎固冲湯、左歸丸。

針灸治療:頭部、腹部、腰骶部穴位淺刺,其後加精油按摩。

隨診跟進:持續多月調理,2022年5月欲嘗試懷孕,排卵檢查D25驗到排卵日,經醫師指導下成功自然懷孕。懷孕初期孕吐多,食欲不振,中藥、針灸調理舒緩初期懷孕的不適。


盧醫師總結:

月經不調煩惱多,尤其踏入25歲後月經遲遲不來,體重上升,粉刺增多實在令人困擾。建議女性可定期做婦科檢查,瞭解自己身體狀況,尋求專業中醫師診症,中藥溫和,容易吸收,針灸促進氣血循環,能助你更好調理身體,養好子宮,提高懷孕成功率。


延伸閱讀:
1. 《從體質分型看難懷孕的原因
2. 《卵子不斷老化,你不可不知的6大養卵要訣!
3.《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