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媽媽必須知道: 不要輕視胎兒在腹中七大求救信號!

文/註冊中醫師 盧曉玲

胎兒在準媽媽腹中是一個冒險旅程,孕期中不少始料未及的「驚喜」冒出來真是令人膽戰心驚,隨時變成「驚嚇」,然而不少危險因素其實是有跡可尋。

今期,盧醫師同大家分享臨床常見孕期中胎兒給準媽媽的七大求救信號,懷孕的女士要特別小心!


胎兒求救信號1:腹痛

⚠️潛在風險:宮外孕、先兆流產

在懷孕過程中,孕婦經常感到腹部輕微脹痛、悶痛,若疼痛不明顯,會短時間緩解,屬於正常懷孕現象。但突如其來的腹痛,疼痛劇烈,痙攣性,甚至頭暈、腰痛難忍就要特別重視。

在懷孕初期,劇烈的下腹疼痛,伴有陰道出血,中醫稱爲「胎漏」、「胎動不安」,好可能是宮外孕或先兆流產的警號。

宮外孕(Ectopic pregnancy) 的腹腔出血會引起撕裂般强烈疼痛。先兆流產多見孕婦腹部有明顯下墜感,腹痛不算劇烈,但陰道出血,俗稱「流啡」。

凡遇到以上症狀要儘快到婦科檢查,宮外孕建議藥物或手術終止懷孕,以免危及媽媽生命。

而先兆流產(Threatened abortion),經醫生檢查後判斷是否適宜繼續懷孕,必要時儘早服用中藥調理以保胎安胎。


胎兒求救信號2:全身瘙癢

⚠️潛在風險:妊娠期肝内膽汁瘀積

瘙癢本身看似小事,但在懷孕過程中,孕婦出現全身廣泛性瘙癢,尤其是腹部、手掌、足趾部瘙癢嚴重,可能是輕度黃疸的徵兆。建議抽血檢查肝功能,如果GPT指數升高則好大機會換上妊娠期肝内膽汁瘀積綜合症。嚴重可引起胎兒窒息、早產、死胎、孕婦產後大出血等。

遇到經常性遍身瘙癢情況,儘快進行肝功能檢查,及早治療,保全母體和胎兒健康。


胎兒求救信號3:高血壓、水腫

⚠️潛在風險:妊娠毒血症

妊娠毒血症((Pre-eclampsia, PE)是一種不常見但嚴重的妊娠併發症,孕婦常見於懷孕中、後期(懷孕20週後)出現高血壓、水腫、蛋白尿的情況。高齡初產媽媽的發病率較年輕初產媽媽高5倍之多。嚴重可出現懷孕媽媽嚴重頭痛,視力模糊或閃光,上腹疼痛或嘔吐,子癇(痙攣)、影響肝、腎、肺功能衰竭,胎兒發育遲緩,畸形率增高,威脅母嬰生命。

懷孕媽媽檢查發現妊娠毒血症,必須緊急就醫,接受監察和治療,有需要或會緊急剖腹產。


胎兒求救信號4:陰道出血

⚠️潛在風險:宮外孕、先兆流產

在懷孕早期,孕婦容易出現陰道出血(Vaginal bleeding),若持續3天陰道出血,量增多,就要警惕宮外孕的可能性,及時作超聲波檢查,確定胎兒著床的位置,排除宮外孕、先兆流產的可能性。若突然陰道大量出血,胎兒心跳較微弱,甚至胎心停頓,可能需要立即進行藥流或手術,以保母體健康。

建議懷孕媽媽不要過於操勞,靜以修養,有需要可臥床安胎,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保胎藥物,例如西藥黃體素或注射Ritodrine安胎針。配合止血安胎的中藥,以增强療效,保全母胎健康。


胎兒求救信號5:胎動異常

⚠️潛在風險:胎兒缺氧

孕婦在懷孕18週開始直到臨產,每日早、午、晚各數1個小時的胎動次數,將早、午、晚的胎動次數相加,再乘以4,即爲12小時的胎動次數。

正常胎動次數每小時多於3次,或12小時多30次,屬於胎兒情況良好。若每小時少於3此,或12小時少於20此,意味著胎兒有可能出現宮内缺氧;若12小時少於10次,意味胎兒有可能有危險,需要即時檢查治療。


胎兒求救信號6:宮底高度異常

⚠️潛在風險:胎兒發育遲緩

測量宮底高度(symphysialfundalheight,SFH),是指從恥骨到子宮頂部的距離。通常可確定胎兒的大小,判斷胎兒年齡是否過小過大。

懷孕初期(4~15週):
在4-12周週子宮大小約是一顆葡萄柚大,逐漸開始變大,並慢慢脫離骨盆,如果所懷的是雙胞胎、多胞胎,則子宮擴大的速度會更快速。

懷孕(13-15週):
子宮開始明顯變大,往上離開骨盆腔避免壓迫,旁人用肉眼也許看不太出來,但孕婦可以自己在恥骨上方摸到。

懷孕中期(16~28週):
子宮增大約是一顆木瓜的大小,擠壓內臟所以會有肌肉拉扯,因此這個階段孕婦會感到腰部痠痛,加上子宮的壓力也可能導致肚臍突出,腹部綳緊。

懷孕 (21-34週):
宮底高度增長較快,平均每週增長1cm,由21週19-23cm,逐漸到34週32-36cm。34週後宮底高度增長減慢,約每週0.65cm,如果增長速遞明顯少於0.65cm,可判斷是宮内胎兒生長遲緩的警號。

懷孕後期(32~38周):
子宮大約一顆西瓜大,孕後期子宮會開始收縮,所以經常會感覺到腹部硬綳,因為胎兒會漸漸落入骨盆區,所以可能會覺得恥骨痠痛,甚至痛到無法入睡。

建議準媽媽可以繫上托腹帶,並於孕肚下墊一個月亮枕,以支撐孕肚舒緩痠痛。


胎兒求救信號7:羊水過多或過少

⚠️潛在風險:胎兒發育異常

羊水是胎兒生存的要素之一,藉由這層水膜的保護,胎兒在子宮內可自由移動,且能在來自外部力量衝擊時發揮緩衝的作用,並維持溫度的恆定;另外可幫助胎兒肌肉骨骼生長,並促進其肺部發育。

羊水過多或過少都可能是胎兒病變的警號。

正常羊水指數:

正常羊水量在妊娠36週時達最高點,大約1,000ml。

羊水指數過高:

凡在妊娠任何時期,羊水量超過2000ml者則是羊水過多,提示胎兒可能存在:中樞性神經系統障礙、胎兒肺部發育不全、消化系統阻塞、母體有妊娠糖尿病史。

羊水指數過低:

羊水少於400ml者則是羊水過少,提示胎兒可能存在腎臟及泌尿系統阻塞、胎盤鈣化、胎盤早期剝離、母體有妊娠高血壓史(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若檢查出羊水異常,建議準媽媽定期超聲波監測羊水情況。


盧醫師總結:

懷孕的旅程實在千奇百怪,準媽媽若出現以上症狀,不要掉以輕心,要密切觀察胎兒成長發育和自己身體異常變化。懷孕媽媽並不孤單,有需要可尋求專業婦產科醫生、中醫師的意見,及早發現,積極治療,願醫天圓與你同行,一齊迎接健康寶寶的到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