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產後飲食建議

流產後建議均衡攝取以下食物吃:
(不需要天天服用,但一週建議有2-3次,量少而種類多)
從天然食物補充有個好處,就是不會因過量而引起其他身體問題, 但壞處就是困難,一般人難以安排均衡的飲食。
1.高葉酸含量食物來源:蘆筍、萵苣、抱子甘藍、花椰菜、小白菜、豆類(若大豆,要為非基改)、粟米(非基改)、葵花籽、香蕉(虛寒者要改大蕉,而且少量)、葡萄柚、有機草莓。
2. 高維生素B6食物來源:奶類、蛋黃、蔬菜、魚類、全穀、豆類、海帶、豬肉、干貝、 葵瓜子。
3. 高維生素B12食物來源:牛肉、瘦肉、蛋類、牛奶、乳酪、豬腰、 蜆、豬肝。
4. 高鎂的食物來源:胚芽米、小麥胚芽、蓮子、魚類、青仁黑豆、南瓜子、葵瓜子、芝麻、亞麻仁籽、腰果、杏仁、松子、花生。
5. 高維生素C的食物來源:紅心芭樂、奇異果、木瓜。
6. 高牛磺酸的食物來源:主要存在海鮮和肉類。
7. 高維生素E的食物來源:芡實、 葵瓜子、小麥胚芽、松子、蛋黃。
8. 高鋅的食物來源: 牡蠣、蛋、肉類、堅果類。
9. 高硒的食物來源:南瓜、香茄、大蒜、洋蔥、海產。
10. 高β-胡蘿蔔素和胡蘿蔔素的食物來源:紅心蕃薯、菠菜、綠蔥、綠花菜、南瓜等深線及深黃色的蔬果。
11. 高CoQ10的食物來源:肝臟、 全穀物。
12. 高肌醇的食物來源: 乳製品(乳糖不耐人士除外)、牛肉、雞胸肉、豬肉。
13. 魚類的話: 大家都知要避免吃大魚(重金屬)、 鯇魚、 沙丁魚、 鮭魚、 黃花魚、 紅衫魚、 輪著吃都是好辦法。 (附上: 中英翻譯可吃用魚名)
附上個別營養素的煮法:
1. 葉酸屬於水溶性維生素,容易在烹煮過程中流失到湯中。研究發現蔬菜在汆燙後,葉酸的含量僅剩原先的50%。因此,要攝取足夠的葉酸,清蒸,清炒等方式會比汆燙水煮來的好,挑選對的烹調方式才能獲得最完整的葉酸營養!
* 盡量選擇良好的食物來源。*
附上個別症狀:孕吐
預防孕吐要特別注意:
1. 補充蛋白質
2. 攝取B6維生素
3. 補充鋅
4. 吃點薑
5. 吃蕃茄:含有抗氧化物質茄紅素,對於孕吐後有中和胃酸效果。
6. 補充水分:頻飲小口
* 個別體質, 如有疑問, 必須求診時請教醫師。
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吃是這個原則,但吸收要看個別。所以中醫師會看您「氣色」,「脈象」,看看您是否「氣血充足」和「氣血流暢」(不等於貧血)。因此,因為在中醫師的角度,體質的偏差是會影響營養吸收的,所以把體質調至相對平衡,營養會更好吸收。
中醫是講求營養,不單純看「吃」了甚麼,而是兼看「吸收」了甚麼。
舉個例子, 說明體質偏差是甚麼回事。
如果是體質燥熱的女性,適量食用薏仁,是很有益的。
如果孕期容易出現分泌物,以及經常感到下腹部有下墜感的女性,則盡量避免吃薏仁。
但,如果您把中氣不足的情況改善, 一星期服用2次薏仁,基本上問題是不大的,懂嗎?
《張醫師望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