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内服外用三招治療「主婦手」

文/註冊中醫師 盧曉玲
夏天雨季來臨,皮膚病反復發作,實在困擾!尤其一轉天氣,或者稍為飲食不注意,皮膚就會出現水泡、脫屑、瘙癢難耐,搽類固醇都不能斷尾,可以點算好?
盧醫師最近門診遇到一位患有嚴重主婦手的病人,雙手手指指縫位置脫皮、起水泡,嚴重時還會出黃膿水,日夜瘙癢不停,實在難受。
不少西醫門診都會統稱皮膚問題為濕疹,常規處方類固醇以爲就可以一勞永逸。其實仔細觀察下濕疹仍可再細緻劃分。例如俗稱的主婦手,其實醫學上稱爲「接觸性皮炎」(Contact Dermatitis)。
主婦手發病原因:
常因雙手經常碰水、清潔劑、化學物品等,侵襲手指皮膚表面的脂膜,使角質層變薄,油脂分泌減少。久而久之,皮膚屏障被損害就會發展成爲接觸性皮炎。
起初多見是皮膚紅腫,出現小水泡,乾燥,持續痕癢,發病部位以手指、手掌爲主,嚴重可蔓延至手臂。

🌟中醫治療「主婦手」第一招:
「内服中藥顆粒」
1. 治療初期:
方向:以疏肝清熱,健脾祛濕爲主。
目標:是減少膿水分泌。
2. 治療中後期:
方向:以滋陰養血,清熱止癢爲主。
目標:是促進皮膚埋口愈合,舒緩痕癢,減少復發。
🍵常用的中藥處方:
茯苓、白朮、桑枝、徐長卿、地膚子、白鮮皮、烏梢蛇、忍冬藤、首烏藤、牡丹皮、連翹、馬鞭草等。
🌟中醫治療「主婦手」第二招:
「外用中藥膏」
主婦手護理兩大要訣:保濕 和 滋潤!保濕意思不是經常碰水,而是用一些具有保濕、潤膚功效的藥膏覆蓋皮膚表面屏障,減少水分流失。
簡單可用「凡士林」輕輕塗擦皮疹表面。盧醫師推介外用「紫雲膏」。「紫雲膏」當中成分常見有:
「紫雲膏」成份: 紫草根、當歸、麻油、蜜蠟等
「紫雲膏」有涼血養血,收斂生肌的功效,每日堅持服用中醫顆粒,配合早午晚塗中藥膏,内外兼治,效果更佳。
🌟中醫治療「主婦手」第三招:
「避免致敏原刺激」
外界致敏原:
主婦手的病人的皮膚大多比較脆弱,容易受刺激。瞭解導致接觸性皮炎病情惡化的致敏原十分重要。
常見致敏原有:消毒酒精、高濃度清潔劑、塑膠手套等。
食物致敏原:
此外,最難就是戒口!建議病人發病期間避免進食溫燥、辛辣、煎炸、肥膩、甜膩、發物等,例如:海鮮、牛肉、羊肉、辣椒、炸物、麵包、果仁等。
適當戒口,清淡飲食,有助傷口愈合,避免反復發作。
→ 延伸閱讀:
1. 《神經性皮炎好難搞?中醫治療有辦法!》
2. 《手部痕癢的小水泡又發作!》
*備註:文中所載內容屬臨床醫學/心得分享,若有任何身體不適,請在註冊中醫師指導及為您辨症治療。
註冊中醫師 盧曉玲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