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良藥介紹: 准山

我自己好少用淮山這隻藥。因為我觀察香港人脾虛雖然多,但氣滯也很多。淮山健脾得來有「澀」的特質,除非真的純虛無實,我才會考慮選用。
若真的要用, 我也會參考「六味地黃丸」,也以三瀉( 澤瀉,茯苓,牡丹皮) 來平衡 淮山的澀性。習慣上,如我要幫病人健脾,比較愛用白朮、茯苓等。 若體質不是虛火, 我更愛加一點黃蓍,配搭升麻,目的是升舉中氣!下面我討論一下淮山的威力:
一味薯蕷飲
一位我很喜歡的醫家 張錫純, 在《醫學衷中參西錄》中有一條方叫:「一味薯蕷飲」。意思就是,單單用淮山治病。可想而知, 淮山,適用時,真的效力無窮!
「一味薯蕷飲」:治勞瘵發熱,或喘或嗽,或自汗,或心中怔忡,或因小便不利,致大便滑瀉,及一切陰分虧。
可是,在香港的臨床效果,卻沒有他說的那麼好。我想,應該和古今的飲食習慣,生活水平有關吧!香港沒有這麼多純虛的病患,致病的體質和氣滯的關係似乎大一點 !
介紹一下單用薯蕷食療的例子: ( 載於 醫學衷中參西錄)
1. 一婦人,年三十餘。泄瀉數月不止,病勢垂危。倩人送信于其父母,其父將往瞻視,詢方于愚。言從前屢次延醫治療,百藥不效。因授以山藥煮粥方,日服三次,兩日全愈。又服數日,身亦康健。
2. 奉天關氏少婦,素有勞疾,因產後暴虛,喘嗽大作。治以此粥,日服兩次,服至四五日,喘嗽皆愈。又服數日,其勞疾自此除根。
3. 奉天鄭××之女,年五歲。秋日為風寒所束,心中發熱。醫者不知用辛涼表散,而純投以苦寒之藥,連服十餘劑,致脾胃受傷,大便滑瀉,月餘不止,而上焦之熱益熾。醫者皆辭不治,始求愚為診視,其形狀羸弱已甚,脈象細微浮數,表裡俱熱,時時噁心,不能飲食,晝夜猶瀉十餘次。治以此粥,俾隨便飲之,日四五次,一次不過數羹匙,旬日全愈。
從以上這些例子中,形容病人時所使用的形容詞為:
- 大便滑瀉,月餘不止 (用個滑字來形容)
- 因產後暴虛 (不是普通的虛,是暴虛)
- 泄瀉數月不止,病勢垂危 (這個更誇張, 垂危~)
由此可見,單用淮山治病的病例,真的「十分虛」。
*備註:文中所載中藥配分或內容屬臨床醫學/心得分享,希望引起一些草本應用的新知、新用和討論。若有任何身體不適,請在註冊中醫師指導及為您辨症後,再處方加減使用。
《張醫師望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