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復發作的前列腺炎

文/註冊中醫師 吳彥羲

「醫師,我已經食左兩個療程的抗生素,但前列腺炎仍然反復發作,不單去好多次小便,去完仲有分泌物滲出,小腹又常隱隱作痛,中醫有無得醫架?」

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是臨床常見的前列腺疾病,根據發病原因可分為急性和慢性,極少數患者有急性表現,大多以慢性前列腺炎為主。 好發於青中年男性,具有病程長、反覆發作等特點。

慢性前列腺炎臨床癥狀:

慢性前列腺炎表現以尿道刺激癥狀和慢性盆腔疼痛為主,臨床可見小便異常:尿頻、尿急、尿痛、夜尿多、有時可伴少量乳白色液體自尿道口溢出、小腹疼痛以及會陰部疼痛等,對患者正常生活及心理狀況均有負面影響,可伴隨焦慮、抑鬱、失眠等精神癥狀,嚴重可誘發生殖功能及性功能障礙(62%)。

依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所(NIH)標準,將前列腺分爲四型:

Ⅰ. 急性細菌性前列腺炎(>1%)
Ⅱ. 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10%)
Ⅲ. 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骨疼痛綜合徵(90%)
Ⅳ. 無癥狀性前列腺炎

中醫對慢性前列腺炎解說:

慢性前列腺炎在中醫歸屬「精濁」、「白淫」、「淋證」的範疇。病機以脾腎虧虛為本,兼痰、濕、熱、瘀為標。

誘發該病的因素較多,多因飲食不節,嗜食肥甘厚膩,釀生濕熱;或頻繁手淫、忍精不射,敗精瘀濁留於精室;或過度飲酒、房事不節、衛生問題等不良刺激,或久坐不動,或長期騎車等導致局部血運不暢,氣滯血瘀,或至脾虛濕滯,或脾腎陽虛固攝無力,引致尿路刺激癥及盆腔、恥骨區疼痛癥狀形成。

中藥治療:

早期多濕熱下注爲主,中期多濕熱瘀滯爲主,後期久病多脾腎虧虛,虛實夾雜。

根據辨證論治原則,濕熱下注者常選用八正散,萆薢分清飲加減,肝氣鬱結者常選用柴胡疏肝散加減,氣虛血瘀者常選用少腹逐瘀湯加減,腎陰虛者常選用知柏地黃丸或左歸丸加減,腎陽虛常選用金匱腎氣丸加減等。用藥規律多以清熱利濕、活血化瘀爲主,補腎固本為輔,

常用中藥包括茯苓、車前子、黃柏、當歸、澤瀉、丹參、赤芍、牛膝、王不留行、牡丹皮、敗醬草、柴胡、桔梗、升麻等。

針灸治療:

有報道顯示針灸用於前列腺炎治療中效果明顯。對經絡上特定穴位進行間斷性的刺激後,能有效促進周圍血液流動,一定程度上能減輕局部組織的炎癥水腫,可促進其局部血液循環,對尿道及膀胱功能的恢復有較好的積極作用,有利於改善預後,降低復發率。

主穴:
中級、會陰、太溪及太沖。

配穴:
每次選取 2~3個,配置:
①大椎穴、合谷穴、尺澤穴
②膀胱俞、陰陵泉穴、行間穴
③秩邊穴、三陰交
④腎俞穴、關元穴
⑤次髎穴、 天樞穴、足三里

每次針刺取2~3個主穴及1組配穴進行針灸。8周為一療程,前4周每周2~3次,後4周每周1~2次。

慢性前列腺炎常影響生活,積極治療之餘,亦需注意規律飲食,良好衛生習慣,充足休息,勞逸結合,保持良好心態,提高抵抗力,則斷尾有望!


資料參考:[1]洪燕,余建瑋,萬彥婷,方曉彬,接明明,洪廣槐.慢性前列腺炎中醫藥診治經驗探討[J].武警醫學,2022,33(09):745-747.DOI:10.14010/j.cnki.wjyx.2022.09.004.[2]侯進,朱泉,雷江江,余麗.針灸為主的臨床治療方案應用於慢性前列腺炎的效果觀察[J].當代醫學,2021,27(23):61-63.

註冊中醫師 吳彥羲 (20.12.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