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痛同腎虛有關?

文/註冊中醫師 盧曉玲
近日門診有位中年男人因爲足跟痛前來中醫診所求診,他往往是早晨起床行第一步出現腳後跟針刺樣疼痛,疼痛劇烈時甚至影響正常活動,需要走動一段時間才可緩解。他之前看另一位中醫師判斷他足跟痛是因爲腎虛,令他感到疑惑!
今期盧醫師向大家簡介下足跟痛的成因、治療方法和保健小貼士,告訴大家足跟痛是否同腎虛有關?
足跟痛常見症狀:
足跟痛是由多種慢性疾患所致跟部蹠面(即腳后跟)疼痛,與勞損和退化有密切關係。臨床表現主要為足跟蹠面疼痛、腫脹和壓痛,走路時加重。足跟痛常發的病症之一就是足底筋膜炎。
足跟痛成因:
足跟過度使用勞損、承受過多衝擊力,導致發炎增厚鈣化,從而產生疼痛反應。往往是一側足跟發炎起病,繼而累及另一側。
足底筋膜炎好發人群:
足底筋膜炎好發於40~60歲的人,較常出現於需長時間站立、走路的職業,例如:運動員、舞蹈者、老師、零售工作者、醫護人員、以及肥胖、長穿高跟鞋、天生扁平足者。
中醫如何看足跟痛:
中醫經典記載:腎經循行經過足跟「腎足少陰之脈,起於小趾之下……循內踝之後,別入跟中。」 當腎的經脈失養或不通,就會導致足跟痛的症狀。此外「腎藏精,精生髓,髓充實,骨強健,腎主骨生髓。」所以腎精是否充足對於骨的功能以及骨髓的產生都有重要的影響。虛證的足跟痛,就和腎精虧虛、骨髓失充,足跟骨失於濡養有直接關係。
中醫治療足跟痛:
1. 針灸治療:
局部經脈取穴。常用穴位:陽陵泉、足三里、昆侖、太溪、湧泉、商丘、太衝、照海、正宗、正筋。
*可配合艾灸、電針治療
2. 手法治療:
足踝、下肢肌肉牽拉放鬆受累的肌肉筋腱:阿基里斯腱、足底筋膜、腓腸肌、股四頭肌、脛前肌。
3. 中藥治療:
補腎滋陰、行氣活血、舒筋活絡。常用中藥:獨活、徐長卿、桑寄生、補骨脂、秦艽、牛膝、伸筋草、白芍、當歸、寬筋藤等。
足跟痛保健小貼士:

足跟痛疼痛劇烈,建議儘早尋求專業中醫師治療,避免惡化。
*備註:文中所載內容屬臨床醫學/心得分享,若有任何身體不適,請在註冊中醫師指導及為您辨症治療。
註冊中醫師 盧曉玲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