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媽媽飲食指南:懷孕初期吃什麼好?

文/註冊中醫師 盧曉玲
最近門診收到不少病人朋友成功懷孕的好消息。預備新生命的誕生是多麽幸福和備受祝福的美事。然而,不少準媽媽在懷孕初期都又驚又喜,既擔心腹中胎兒的成長,也憂慮自己的身體狀況。今期盧醫師同準媽媽們分享下懷孕初期的三大飲食小貼士。
懷孕初期是指懷孕12週以內,媽媽的身體面對較大轉變,初期寶寶剛開始生長發育,營養需求不至於太大。因此 準媽媽不需要攝取過多的熱量,而是講究關鍵營養素的攝取和吸收。 加上早期容易出現疲倦乏力,食欲減退,惡心嘔吐的早孕反應,所以飲食方面更加要小心謹慎,以清淡而富營養,健康安胎養胎為基本原則!

建議一: 飲食均衡,少食多餐
懷孕初期的媽媽容易食欲減退,惡心嘔吐,其後又可能胃口大增。因此進食過少或暴飲暴食都不適合,建議可考慮少食多餐,飲食定時,每餐分量相約,營養均衡。主食以五穀雜糧爲主,攝取足夠食物纖維,刺激胃腸的蠕動和吸收。 例如:1碗白飯或燕麥片或小米粥,配合1.5碗的肉類提供足夠蛋白質,2碗綠色蔬菜,1碗水果。此外可服用1份乳製品和堅果類。

建議二: 攝取重點營養素
懷孕早期嬰兒發育成長需要多種營養素,準媽媽可以透過食物或保健品適當補充,避免攝取不足或過量,影響寶寶發育。 常見的營養素包括:蛋白質、鈣、碘、鐵、鎂、鉀、鋅、維他命A、B1、B2、B6、B12、C和D等。
1. 蛋白質 :人體生理機理發育的主要營養物質。
優質蛋白來源:鷄蛋、牛奶、大豆類、魚、鷄胸肉、牛肉、羊肉、乳製品等。
2. 葉酸 (維他命B9):胎兒神經發育的重要營養物質。
富含葉酸的食物:菠菜、蘆筍、萵筍、羽衣甘藍、花椰菜等深綠色蔬菜、扁豆、動物内臟、鷄蛋等。
3. 維他命B6 :有助舒緩孕婦早期惡心孕吐的症狀。
富含維生素B6的食物:奶類、蛋黃、蔬菜、魚類、全穀、豆類、海帶、豬肉、開心果、無花果。
4. 維他命B12 :參與細胞分裂和蛋白質代謝,協助葉酸代謝循環,有助胎兒神經發育。
富含維他命B12的食物:動物肝臟或腎臟、蛤蜊、沙丁魚、牛肉、蛋。
5. 維他命D :可調節鈣、磷的穩定,母體充足的維生素D含量有助於維持準媽咪的健康與寶寶的正常生長發育。
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高脂肪魚類含量較多,如三文魚、鯖魚、秋刀魚、沙甸魚、牛肉、雞蛋、乳製品、牡蠣等。
此外,每日曬太陽10-15分鐘,有助身體合成維他命D。
6. 鐵 :母體營養和胎兒發育所需,會儲存在胎兒體内,以供出生後6個月内使用。
富含鐵質的食物:紅肉、蝦、菠菜、紅莧菜、豆類、乾果類。
7. 鎂 :降低子癲與胎兒發育不全的風險。
富含鎂的食物:菠菜、莧菜、羽衣甘藍等綠色蔬菜、 豆類、豆莢類、胚芽、藜麥、堅果種子、香蕉。
8. 碘 :有助胎兒腦部發育。缺碘會增加新生兒生長遲緩和神經發育不全的風險、提高嬰兒死亡率。
富含碘食物:海帶、海藻、蝦等海產類、紫菜、魚肝油等。

建議三: 注意戒口,病從口入
懷孕早期食欲改變,準媽媽的口味也會發生變化。然而為了母體和胎兒健康發育,媽媽都要注意戒口,避免病從口入。
😷 戒口:
生冷寒冷、辛辣酸辣、煎炸燒烤、加工腌製食品、罐頭類、魚生刺身、咖啡濃茶、酒精煙草等。
🚫尤其是懷孕初期盡量不食:
西瓜、木瓜、蜜瓜、哈密瓜、梨、芒果、菠蘿、荔枝、榴蓮、龍眼等熱性水果、蘿蔔、芥菜、白菜、苦瓜、絲瓜、冬瓜、沙葛、蓮藕、雪糕、雪耳、木耳、羅漢果、薏米、綠豆、豆漿、咖啡等。
除了進食正餐,準媽媽容易肚餓,可以考慮一些健康小食:紫菜、小魚乾、梳打餅、燕麥、開心果、核桃等。
懷孕初期的媽媽身體變化好奇妙,每個人的情況都不盡相同。平時放鬆開心進食也會變得小心翼翼。若有疑問,建議尋求專業中醫師意見,有需要可以服用中藥調理安胎。
💜祝各位準媽媽孕期平安,胎兒健康成長!
*備註:文中所載內容屬臨床醫學/心得分享,若有任何身體不適,請在註冊中醫師指導及為您辨症治療。
註冊中醫師 盧曉玲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