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體質分型看難懷孕的原因

文/註冊中醫師 盧曉玲

中醫門診有很多踏入30歲後來備孕調理的夫婦來求診。最近盧醫師收到幾位病人成功懷孕的好消息,真的為他們的家庭有新生命預備誕生而感恩!

然而,仍有不少病人苦惱於身體的各種不適情況,壓力爆煲,假使懷孕不似你預期,不妨尋求專業中醫師為你診治,在懷孕生育的旅途上多一份踏實的信心。

臨床上夫婦雙方在育齡期未曾避孕,超過一年仍未成功懷孕者,我們稱之為「不孕不育」。今期盧醫師會從臨床常見的體質分型為大家分析難孕的原因。


常見女士不孕體質四大分型:

1. 「氣血虛弱型」

常見特徵:

月經量少,常有延遲的情況,經血顏色偏淡紅。平時容易疲倦乏力,食慾不振,面色蒼白,頭暈目眩,脈象細緩為主。

好發於以下人士:

貧血、子宮內膜過薄、卵巢早衰、節食減肥過度、運動量大等人士。

中醫上常用中藥:

黨參、黃芪、白朮、熟地、當歸、鷄血藤、白芍等。


2. 「腎虛型」

常見特徵:

月經先後不定期,量少,顏色淡暗,月經前後常有啡色分泌。平素容易頭暈耳鳴,腰痠膝痛,脫髮明顯,脈象沉細無力為主。

好發於以下人士:

自幼體弱多病,多囊卵巢綜合症、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症、卵巢早衰、習慣性流產、性行為頻密等人士。

中醫常用中藥:

菟絲子、枸杞子、沙菀子、女貞子、紫河車、黃精、鹿角膠、阿膠、制何首烏等。


3. 「痰濕內阻型」

常見特徵:

月經常延後,嚴重者可延遲3-6個月。平時喜食生冷寒涼甜膩之品,帶下分泌量多,色黃或白,質黏稠。容易胃脹滿,噯氣,舌苔膩有齒印。

好發於以下人士:

體形肥胖、容易水腫、糖尿病、多囊卵巢綜合症、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症、陰道炎等人士。

中醫常用中藥:

白朮、茯苓、半夏、陳皮、石菖蒲、綿萆薢、車前子、澤蘭等。


4. 「氣滯血瘀型」

常見特徵:

月經期間明顯痛經,色暗紅,血塊量多,經前容易乳房脹痛,小腹牽扯疼痛,情緒波動,食欲下降。平素壓力大,精神緊張,情緒時暴躁時低落,胸悶胃痛,失眠多夢,舌象紫暗有瘀點,脈象以弦滑脈爲主。

好發於以下人士:

長期高壓工作、情緒病困擾、乳腺增生、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症、習慣性流產等人士。

中醫常用中藥:

柴胡、香附、延胡索、素馨花、當歸、川芎、丹參、益母草等。


→ 延伸閱讀:
1. 中藥與IVF臨床用藥經驗(不同體質的具體情況)

常見男士不育的兩大體質分型:

1. 「腎虛型」

常見特徵:

性欲下降或過度泄慾、勃起功能障礙、檢查發現精子濃度較低,活動能力較低、畸形率較高。平素體形瘦弱、容易腰膝酸軟,疲倦乏力。

好發於以下人士:

先天腎氣不足,後天過度操勞、缺乏運動,飲食欠營養等人士。

中醫常用中藥:

桂枝、菟絲子、淫羊藿、巴戟天、熟地黃、鹿角霜、葫蘆巴等。


2. 「濕熱型」

常見特徵:

性需求大,精液pH值異常、精液液化不良,容易有生殖器感染情況。平素容易口乾苦,大便黏滯,皮膚發炎出疹,陰囊潮濕生瘡。

好發於以下人士:

嗜酒吸煙,喜食生冷寒涼,煎炸烘培食物、經常熬夜、出汗出油多,脾氣暴躁等人士。

中醫常用中藥:

薏苡仁、蒼朮、車前子、茯苓、地膚子、白鮮皮、澤瀉等。


盧醫師溫馨提示:

建議清楚瞭解自己的體質狀況,針對性治療,更有效改善身體不適的狀況。備孕的路程的確不容易,見到不少女士都好積極調理,其實男士的身體都不可忽視啊!

醫天圓會為您提供專業治療和飲食建議,如有需要,可以轉介婦科檢查和IVF療程。讓我們與您一起同行吧!


*備註:文中所載中藥配分或內容屬臨床醫學/心得分享,希望引起一些草本應用的新知、新用和討論。若有任何身體不適,請在註冊中醫師指導及為您辨症後,再處方加減使用。

註冊中醫師 盧曉玲中醫師 (2022.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