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情緒治療の治未病

近日陳醫師有位病人服用完醫暗瘡的中藥,對醫師說:「醫師,你的藥好神奇啊!原本我十分容易發怒,但食完你的中藥,有一次有人踩髒了我的白波鞋,我竟然都無發怒。我的性格都變了…哈哈~」

醫師回應說:「其實自古以來,都有中醫治療情緒病的記載,中醫認為情緒病主要因為陰陽失調,氣機不暢有關。只要調和好偏差的陰陽和疏泄氣機便能有效改善情緒了。」

《內經》有云:

「怒傷肝,悲勝怒」;
「喜傷心,恐勝喜」;
「思傷脾,怒勝思」;
「憂傷肺,喜勝憂」;
「恐傷腎,思勝恐。」

其實情緒沒有好壞之分,是人之為人的自然表達。但每一種情緒若「太過」或「不及」便會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所以我們應多注意自己的情志健康,若發現情緒稍有偏頗可先試試中藥或針灸治療啊。中藥治療一般選用天然中草藥,較少副作用或造成藥物倚賴的問題。

例如:「逍遙散」 和 「甘麥大棗湯」 都是調和情緒的常用方。(聽名字就知道「逍遙散」能讓您服後變得「逍遙」~ XD)* 當然中醫講求辨證論治,必須經由醫師四診合參才能處方最合適中藥。

其實有很多失眠病人或正值收經的女士都很容易感到自己情緒不受控,不用太早把「情緒病」的標籤貼在自己身上,不妨先試試尋求中醫協助,用中藥及針灸處理問題的「本源」。隨著問題的「本源」解決,往往會發現波動的情緒只是暫時,有點像情緒的「小感冒」,過度了又可以恢復正常生活。祝福大家身心靈健康,內心一天新似一天。


註冊中醫師 陳家富醫師 《中醫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