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紊亂 排卵異常 女人唔易做!

臨床上觀察:10個來看中醫婦科的女士中,8個有月經問題的煩惱。月經不規律,時推前時延後。熬完通宵,飲了酒,食了生冷甜膩野,「大姨媽」就不按牌理出牌,令人十分煩惱。踏入30歲,不少已婚的女士開始有生育壓力,但面對月經紊亂,排卵異常,懷孕實在難上加難。

在西醫角度,月經紊亂和荷爾蒙分泌失調密切相關。女性的月經生理周期主要由以下四種荷爾蒙調控,維持週期性的月經:

  1. 促卵泡激素 FSH
  2. 促黃體生成素 LH
  3. 雌二醇 E2
  4. 孕酮/黃體酮 P4

正常女性的月經週期是28-35天;經期約5-7天。

  • 排卵前,在濾泡生長期,FSH水平上升,刺激卵泡發育,血液中的E2水平上升。
  • 待卵泡發育約2cm,腦下垂體分泌大量FSH & LH,LH達到高峰,預備排卵。這時可用試紙檢測排卵。
  • 高峰過後約36小時(月經週期第14日)會開始排卵。P4濃度上升,幫助子宮內膜預備胚胎著床。
  • 若無受精懷孕,P4濃度下降,月經來潮,如此重複一個月經排卵週期。

中醫如何調養?

在中醫角度,月經好像月亮的盈虧圓缺,海水的潮漲潮落,一月一行,有規律的變化。根據《素問·上古天真論》記載「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

當中的生理機制需要「腎氣天癸沖任胞宮」的協調。這和西醫「下丘腦腦下垂體卵巢子宮」的作用機制相互呼應,有異曲同工之妙。

月經和排卵關係到身體臟腑氣血的運行,其中腎、肝、脾、胃沖任關係最為密切。

腎藏精,主生殖。女子腎氣盛,則先天之精,天癸在後天水谷之精的充養下漸趨成熟。透過天癸的作用,促成月經來潮。所以在月經產生的機理中,腎氣盛是起主導作用和決定作用的。

此外,肝主疏泄,性喜條達,藏血而司血海;脾司中氣而統血,與胃同為氣血生化之源。當肝失條達,疏泄無度;或脾氣不足,血失統攝;或脾胃虛弱,氣血化源不足,都可影響沖任功能而發病。所以中醫在治療上多以疏肝養肝、健脾和胃、補腎養精為重點。

不要拖到月經3,4個月遲遲不來,排卵異常,排卵期出血、子宮生肌瘤等問題惡化才去考慮求醫。身體好奇妙,女士們要好好愛惜自己,定期做身體檢查,尋求專業中醫治療,內服中藥、配合針灸,積極調養好身體,活出精彩人生!



*備註:文中所載中藥配分或內容屬臨床醫學/心得分享,希望引起一些草本應用的新知、新用和討論。若有任何身體不適,請在註冊中醫師指導及為您辨症後,再處方加減使用。

註冊中醫師 盧曉玲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