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與水族(腸道細菌)

陳醫師最近多了一項新的興趣,迷上了水族造景,養養小魚小蝦。發現很多「新手」都養不活小魚小蝦,原來大家都忽略了一個重要因素:硝化菌(處理殘糧和排泄物)。
其實水族造景是一個微形生態平衡,是大自然縮影,所以必需懂得順應自然。讓大自然自己作工、達致自然而然的平衡。這與中醫智慧不謀而合,也讓醫師體會到陰陽平衡的道理。
水族生態要生生不息,要耐心和避免過多參與,有些朋友有潔癖,換水太頻,導而有益的細菌無法形成群落,反而會害了小魚小蝦。
其實人體也一樣,我們不要總以為細菌就是不好的東西,很多時細菌可能是你身體健康的關鍵,甚至近年愈來愈多研究發現腸道的益生菌是我們的健康捍衛者。所以醫師很多時都會囑咐病人:「完成抗生素療程記得要補充益生菌,重新恢復腸道的正常益生菌群落。」
養生的智慧,可以從生活中的大小事參透。明白大自然運作的法則,順應自然,不要過多暴力和人為的干預…才是最好的養生法。
中醫的智慧,其實是引導身體重回正軌。恢復大自然陰陽平衡的智慧。其實身體平衡了,便不用過多關注。可以繼續享受生活。
正如醫師的魚缸一樣,選擇合適的小魚、小蝦、小螺、水草、硝化菌…耐心等待生態平衡…醫師只需2-3個月換一次水,十分輕省便可欣賞自然生態了。
陳醫師家中水族箱
註冊中醫師 陳家富醫師 《中醫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