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可成為疫症下的「救命草」?

自從政府公佈放寬3至11歲的兒童可注射疫苗,並將於2月24號開始分階段實施「疫苗通行證」。診所陸陸續續收到不少病人的查詢,甚至也有病人想打疫苗前「自保」,食定中藥「打底」。

今期醫師整理病人常見的提問,為大家逐一解答。

病人A太太:醫師,疫苗氣泡伸延至學校,我5歲的兒子本有濕疹,適合打疫苗嗎?

醫師:作爲家長最關心就是學校的安排和疫苗對兒童的影響。以我所瞭解,政府暫定疫苗氣泡第一階段適用於學校的受薪員工,暫時未必適用於學生,將來仍然好多變數。

而患有濕疹的兒童屬於敏感體質,在濕疹急性發作的階段,例如有皮膚紅腫熱痛、脫屑流滋、瘙癢劇烈等情況,建議暫緩接種疫苗的計劃。建議先服用一段時間中藥調理,綜合評估患兒的體質、病情發展後,待其情況穩定,體質改善再作考慮。


病人B小姐:醫師,我預備月尾打第一針疫苗,好擔心自己有副作用,可以食中藥調理嗎?

醫師: 疫苗對每個人的反應都不同。常見的症狀是針口痛,肌肉酸軟、關節疼痛、精神倦怠,低燒、發冷、頭痛、惡心、食欲減退等,以上症狀可於數天内逐漸緩解。

醫師臨床遇到部分體質虛弱、敏感的病人或會出現心悸心慌、面癱、耳鳴、氣喘、嗅覺減退、皮膚過敏、月經紊亂等不良反應。但他們透過中藥調理都有明顯改善,所以打完疫苗身體有明顯不適,都可以尋求我們幫助。


病人C先生:醫師,這段日子香港每日都逾千宗新冠肺炎確診個案,我可以食連花清瘟膠囊預防肺炎嗎?

醫師:現在全城恐慌氣氛下,不少市民都搶購連花清瘟膠囊。其實這是中國大陸治療各類流行性傳染病常用的中藥複方。尤其在新冠肺炎盛行的早期,連花清瘟膠囊更成爲治療新冠病毒輕證患者的主要成藥。它的主要藥物組成是麻杏石甘湯和銀翹散,有宣肺泄熱,清瘟解毒的功效,主治熱毒之邪侵襲肺臟的外感疾病。

方中包含不少辛涼、寒涼藥物,脾胃虛弱,手足冰冷、氣血不足的病人就要慎服。其實臨床上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的證型複雜多變,並非單純這一種。所以連花清瘟膠囊未必人人適合,不建議胡亂服用作保健用途。

另外醫天圓診所齊備這種複方的藥物,想提升免疫力,增强抵抗力,正確做法是咨詢專業的中醫師意見,瞭解你的個人體質和發病特點,再針對性處方治療


病人D女士:醫師,我有家人自行快速檢測初步陽性,有輕微低燒、咽喉痛、頭痛,居家檢疫可以找中醫治療

醫師:如果不幸出現確診情況就不要白白等待,應該儘快尋求西醫、中醫治療。

現時醫天圓中醫診所已有醫師為未能即時送院,正在家居隔離的確診病人提供全視像應診服務。我們會安排寄藥、送藥上門服務。感恩經過中藥治療後,病人的情況穩定,症狀得到改善。可見中醫藥能幫助確診病人,為抗疫出一份力!


醫天圓視像應診服務:

以下附上 醫管局公佈接種科興及復必泰疫苗,出現異常個案的情況:(16/2/2022更新)


*備註:文中所載中藥配分或內容屬臨床醫學/心得分享,希望引起一些草本應用的新知、新用和討論。若有任何身體不適,請在註冊中醫師指導及為您辨症後,再處方加減使用。

註冊中醫師 盧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