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治療Omicron大不同

新年後新冠肺炎的疫情迅速蔓延,每日逾千宗確診個案令香港人心惶惶,人人自危!臨床觀察到現時最多人感染Omicron病毒而發病,常見症狀有:發燒、發冷、周身酸痛、流鼻水、喉嚨疼痛、咳嗽、惡心嘔吐、腸胃不適、疲倦等。

參考常見臨床西醫「對症下藥」的處方:

常見症狀—-常用西藥

  1. 發燒、發冷、周身酸痛:
    Paracetamol(撲熱息痛,即必理痛)、Ibuprofen 
  2. 喉嚨痛
    止痛藥、Lysozyme(消炎酵素)、喉糖 
  3. 乾咳:
    止咳藥
  4. 痰咳:
    Bromhexine、Carbocisteine
  5. 流鼻水:
    Chlorpheniramine、Loratadine
  6. 胃部不適:
    Antacid(中和胃酸),Simethicone(化胃氣)
  7. 腹痛:
    Hoyoscine Butylbromide
  8. 惡心嘔吐:
    Dimenhydrinate 

而中醫認為2019新冠肺炎屬於「疫病」範疇,在冬春交替時節,人體正氣不足,感受了濕熱瘟毒的「疫戾之氣」,從口鼻而入,侵犯肺衛,和普通的外感病的症狀相似,都會出現畏寒,發熱,咳嗽,氣喘,咽痛,咯痰難出等症狀。但疫邪能引發廣泛傳播,能迅速從衛分,入氣、營、血分,引致一系列重症,病情不可輕視!

中醫藥治療已辨證論治為原則,針對患者的體質,臨床症狀,發病傳變特點去用藥。常以一至兩條主方為基礎,同時間處理多個症狀,再加減化裁。

所以即使10個檢測均是陽性的確診者看中醫,有機會開出10條不一樣處方。這是中醫治病「因人制宜」的特色。

新冠肺炎常用處方:

病人A:藿香正氣散
病人B:甘露消毒丹
病人C:麻杏石甘湯、麻杏薏甘湯
病人D:小青龍湯
病人E:柴葛解肌湯
病人F:小柴胡湯、銀翹散
病人G:葦莖湯、清氣化痰丸

*以上中西藥物建議都要在醫生/醫師診治後處方才可服用,不要盲目瘋搶。

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早康復!

如果你或家人初步懷疑/確診新冠肺炎,或檢測已轉陰性的康復者,除了預約普通科門診,輕症的患者亦可考慮中醫藥治療調理,中醫藥能紓緩身體不適症狀,降低向危重症發展的風險,減輕公共醫療負擔。


註冊中醫師 盧曉玲


醫天圓視像應診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