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化生」好可怕?!

臨床上不少病人經常飲食不定時,腸胃敏感,加上工作壓力大, 生活作息不規律,都會有大大小小的消化系統疾病。一開始往往只是出現胃脹,噯氣,胃痛,胃酸逆流,小病不治,就會釀成大病、重病。
近年不少年輕病人做完胃鏡檢查都發現有「腸化生」(Gastric Intestinal Metaplasia)的情況。腸化生其實是指「腸上皮化生」,當胃黏膜細胞長期受損發炎,容易發生基因病變,在胃壁裏分裂形成腸細胞,造成腸化,時間日久嚴重這會發展為癌細胞。因此腸化生常被視爲胃癌常見的「癌前病變」之一。若食西藥無明顯進展,不想病情惡化,可考慮配合中醫藥調理脾胃,改善胃腸道功能,能有效舒緩慢性胃炎,改善胃部各種不適的症狀,逆轉腸化生情況。
自我評估:
- 是否經常出現食少量則胃脹、胃痛的情況?
- 是否經常出現胃部灼熱(火燒心)、胃酸倒流、惡心嘔吐的情況?
- 是否經常出現腹脹、腹痛消化不良、排便異常的情況?
- 是否有吸煙、飲酒的習慣?
- 是否喜歡進食生冷冰凍、辛辣煎炸、未經煮熟的食物?
病理診斷及評估:
- 是否曾經做過胃腸內窺鏡的檢查?
- 是否曾有胃息肉、慢性萎縮性胃炎、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等病史?
- 是否有胃腸道疾病的家族遺傳史?

中醫角度看「腸化生」:
腸化生屬於中醫「胃痞」的範疇,與「脾胃」關係密切。脾胃處於中焦,具有表裏關係。「脾」主運化水谷,「胃」主受納腐熟,脾主升,胃主降,兩者互相協調,主理食物的消化吸收與輸布,為氣血生化之源,被稱為「後天之本」。中醫師會瞭解病人的整體體質,評估脾胃功能,處方適切的中藥顆粒去改善病人腸化生的病症。治療期可達三至六個月。其後可定期做內窺鏡及病理組織檢查,追蹤腸化生的情況。
臨床常用處方:
肝胃不和,氣機鬱滯:柴芍六君湯、柴胡疏肝散、四逆散&香砂六君子湯……脾胃濕熱内蘊:三仁湯、平胃散、甘露消毒丹……寒熱錯雜:半夏瀉心湯、三合湯、柴胡桂枝乾薑湯……脾胃氣血虧虛:補中益氣湯、四君子湯……
中藥藥理研究:
- 炒白朮能興奮胃底肌肉,黃芪能提高免疫力,兩者合用能增强胃腸功能;
- 黃連、土茯苓、大黃、白花蛇舌草、蒲公英能改善胃黏膜炎症;
- .莪朮、三七、蒲黃能改善胃黏膜微循環,促進細胞代謝,有助萎縮胃黏膜逆轉;
- 制半夏能抗腫瘤,修復受損胃黏膜;
- 茯苓、薏苡仁能抑制癌細胞生成分化;
- 烏梅能收縮胃腸壁,促進蠕動,消除炎症和修復胃腸黏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