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水的智慧

每個病人幾乎都會跟我說要:「每日飲8杯水」。

但是否每個人都應該飲8杯水,又是否只要飲了8杯水就能確保健康呢?原來飲水也包含著不少細微的智慧,你又知道多少呢?

「水」一般都給人健康的感覺,但若「水」未能被人體好好的代謝、轉化,亦能成為病理產物,演變成「水濕」、「痰飲」。由於人的體質有不同的個體差異,所以並不能簡單用一個原則套用在所有人身上。如果那人本來已是「陽虛」或「痰濕」體質,那麼就不適宜短時間飲用大量水份了。

在中醫看來,「水」本來就是偏寒性的物質,若短時間大量灌水,很容易冷卻身體內的陽氣。首當其衝就是削弱脾胃的功能,進一步減低身體處理水液的能力。如果你平時很容易疲倦、身體有困重的感覺、舌苔也容易厚膩、大便易溏。那麼你身體很大機會已有某程度的水濕痰飲。必須開始注意飲水的習慣啊!


飲水的智慧(特別是「陽虛」及「痰濕」體質人士):

  1. 少量飲水(每次只飲少於半杯水)
  2. 適時飲水(大約可每1小時飲半杯)
  3. 盡量飲用煲過的清水(過濾水雖然無菌,但性質偏寒涼)
  4. 運動後若大量出汗則可適當增加飲水的份量
  5. 少飲冰水及凍飲
  6. 泡茶不宜多於5遍或泡浸的時間很長(大部份茶會愈浸泡愈寒涼)

最後,醫師常常對病人說一個比喻:

飲水其實很像澆花,人體的脾胃亦屬土,千萬不要大量灌水,否則身體很容易會氾濫成災。要像種植般留意泥土的乾濕情況,按時和按需要的適當澆水,那麼你身體內的生命之花必定能好好生長。


《中醫爸爸》陳家富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