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少少熱氣野就喉嚨痛、生飛滋?

有一類病人,常常會用「麻煩」來形容自己…因為他們好像完全不能碰「熱氣」野,只要食少少,身體就會好多不適。最麻煩係「寒又唔得、熱又唔得」自己都搞自己唔掂,唯有搵醫師幫幫手。

其實通常這類病人就是「陰虛火旺」體質,簡單用比喻說明,就是:像用明火煲水一樣,煲裡的水已經太少了。只要稍微開大少少個火,水已經沸騰到不得了!

水液是生態平衡的關鍵,地球有70%是水,所以環境和溫度都十分穩定。造就了多姿多彩的生態系統。

中醫喜歡以大觀小,身體也是一個微觀的生態系統。如果身體的水液(陰津)不足,同樣會令身體處於一種不穩定的狀態,只要稍微食用過多熱性食物,身體便有很多燥熱反應(如:咽痛、口瘡、便血等)

此類病人若只以一般的方法清熱(e.g.飲廿四味),雖然稍微能清熱,但卻會損傷已經疲弱的正氣。導此身體出現陰陽兩虛的情況,身體更容易感冒或疲勞。

正確的做法必須先養陰再補氣,慢慢補養身體的陰津,在陰液足夠後才微微溫補陽氣,這樣便不會出現所謂「虛不受補」的情況。在使用中藥調理大約3個月後,身體的情況便會漸漸變得穩定,就再不會「食少少熱氣野就喉嚨痛或者生飛滋」啦~

給「陰虛火旺」體質人士的建議:

  1. 早點睡眠(不要晚於11時) – 早睡是陰液補足的關鍵
  2. 不吃煎炸、辛辣刺激食物
  3. 戒煙、酒
  4. 適當進食滋陰潤燥食品 (e.g.雪梨、花膠、雪耳、木耳、百合、燕窩等)

 


《中醫爸爸》陳家富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