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適合按摩嗎?哪種情況不適合?

文/註冊中醫師 盧曉玲
懷孕媽媽懷胎十月要適應生理上的變化、情緒的波動實在不容易。不同媽媽的體質各異,面對自身母體和胎兒帶來身體不適的情況都不盡相同。常見的妊娠反應包括:惡心嘔吐、頭暈頭痛、胃痛腹脹、腰酸背痛、暗瘡、尿頻、便秘、水腫等,真是有苦自己知。
正所謂「Happy Mother,Happy Baby, Happy Wife, Happy Family !」 除了靠飲食、運動、中藥調理身體之外,孕婦按摩都是不錯的選擇。
孕婦按摩的特點:
孕婦按摩有別於坊間的泰式按摩、足底按摩,建議由專業註冊中醫師看診,瞭解懷孕媽媽的體質、主要症狀,針對性治療。因此中醫師做手法治療的時機、範圍、力道、深度都十分謹慎和講究。
治療範圍:
按摩的範圍可根據準媽媽的臨床表現進行局部和遠端的治療。例如:
1. 頭痛、失眠、精神緊張
可按摩頭部適當穴位,以消除疲勞、寧心安神、改善睡眠質素。
2. 乳房脹滿疼痛
可分象限進行乳房按摩以疏通乳腺和腋下淋巴結。
3. 下腹部因子宮自然輕微收縮、胎兒發育而牽扯疼痛,腹直肌分離而出現妊娠紋
可順時針輕按肚皮以舒緩腹痛、淡化妊娠紋。
4. 腰背部因胎兒發育增重、肌肉綳緊而疼痛
可配合適當的精油順經經絡按摩背部以放鬆腰背肌肉。
5. 懷孕後期容易出現小腿水腫、抽筋、的情況
可按摩大腿、小腿適當的穴位,改善氣血循環、減退水腫、防止靜脈曲張。

時機:
一般而言,懷孕初期頭15週因為胚胎發育尚未穩定,按摩有可能增加流產的風險,因此不建議在這個階段進行孕婦按摩。
若準媽媽有嚴重的妊娠嘔吐、眩暈疲倦的表現,可在醫師指導下按摩內關穴、百會穴、足三里穴。
懷孕按摩禁忌穴位:合谷、三陰交、太冲、至陰、獨陰、昆侖、肩井等穴位。
力道和深度:
孕婦按摩一般以輕柔手法為主,針對孕婦身體的不同部位,力道和深淺有別,謹遵安全至上的原則。
懷孕媽媽若有以下情況不適宜進行按摩治療:
- 曾有流產、早產、剖腹產經驗的孕婦。
- 傾向容易發生先兆性流產、子宮異常收縮、陰道不正常出血、陰道感染、胎盤前置、羊水過多、胎位不正等,或已發生以上情況的孕婦。
- 過敏性體質(皮膚過敏、精神過度緊張等)的孕婦。
- 產前抑鬱、高齡懷孕。
- 有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妊娠毒血症、癲癇症等的孕婦。
*備註:文中所載中藥配分或內容屬臨床醫學/心得分享,希望引起一些草本應用的新知、新用和討論。若有任何身體不適,請在註冊中醫師指導及為您辨症後,再處方加減使用。
盧曉玲中醫師 (202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