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談滴雞精

近年被廣告傳媒大熱宣傳吹捧的「滴雞精」成為不少女士的養生保健之選。尤其懷孕準媽媽想養胎安胎,產後媽媽想補身上奶都會考慮服用滴雞精等。

臨床上醫師收到許多相關的查詢,當中最多人問:「我是否適合食滴雞精?」、「我是否需要食?」以及「我幾時需要食?」……

今期醫師透過整理以下常見的五大疑問,為大家提供專業中醫建議,以便參考。

⭕️疑問一:滴雞精其實是什麼?相比雞湯有什麼分別?

滴雞精是將雞隻在無水情況下,以高溫長時間熬煮,再將油分和雜質分離過濾後得到的精華。相比雞湯會較少脂肪和膽固醇,雞味相對較清淡,水溶性的營養成份更易吸收。市面上不少滴雞精產品都會加入不少溫補的中藥材,所以飲用前可以詢問專業中醫意見。

⭕️疑問二:滴雞精有什麼功效和營養價值?

滴雞精顧名思義是「雞隻」萃取的精華,主要營養成分是蛋白質分解的小分子胜肽及胺基酸。胺基酸是幫助維持身體機能的重要營養,有助恢復體力,改善疲勞。此外要視乎雞隻的品種和品質,避免加入較多防腐劑和添加劑

清代醫家王孟英在《隨息居飲食譜》中提到:「雞,甘溫。補虛,暖胃,強筋骨,續絕傷,活血調經,拓癰疽,止崩帶,節小便頻數,主娩後虛羸。以騸過、細皮肥大而嫩者勝。肥大雌雞亦良,若老雌雞熬濃汁最佳。」可見產後適當食用雞肉可以有補養脾胃,扶助正氣的功效。

⭕️疑問三:哪一種體質適合服用滴雞精?

滴雞精相對較滋補,因此適合氣血不足,臉色蒼白,頭暈目眩,手足偏涼,腰酸乏力的人士。

若出現口乾口苦,咽喉腫痛,口瘡便秘等陰虛燥熱的情況,或有感冒發燒的表現則不適合服用。

⭕️疑問四:懷孕和產後是否需要服滴雞精補身?

滴雞精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分子,孕婦可按自己體質和營養補充所需,適當服用滴雞精有助養胎。而產後的媽媽大多氣血大失,在排清惡露後適當服用滴雞精補身。

不論產前產後,不同媽媽的體質各有差異, 建議宜配合中藥,針對個體化情況調整,切忌胡亂進補。

例如有部分產後媽媽服用完滴雞精後有塞奶的情況,初生嬰兒飲用其母乳後出現紅疹等表現,就要特別留意!

⭕️疑問五:除了滴雞精,產後有哪些推薦的中藥或湯水?

產後媽媽在分娩後3-14日常見有子宮收縮,排惡露,胃口不佳等的情況,故建議先飲用「生化湯」袪瘀生新,排清惡露。

常用藥材:

當歸、川芎、桃仁、炮薑、炙甘草、益母草 等。

服用方法:
產後3日/出院後可以開始飲,飲5-10日,每日1次。

若媽媽有餵母乳的情況,可適度服用催乳上奶的炒米茶、中藥顆粒、食療湯水。

常用藥材:

黨參、黃芪、當歸、桔梗、麥冬、通草、白芍、佛手、陳皮、王不留行、漏蘆 等。

食療湯水:

青木瓜花生鯽魚湯、淮山石斛烏雞湯、章魚蓮藕黑豆豬骨湯 等。

服用方法:
惡露量逐漸排清後,每日服用補氣血,通乳絡的中藥顆粒,配合食療湯水,2-3日1次。

*備註:文中所載中藥配分或內容屬臨床醫學/心得分享,希望引起一些草本應用的新知、新用和討論。若有任何身體不適,請在註冊中醫師指導及為您辨症後,再處方加減使用。

盧曉玲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