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脫髮 中醫有辦法

文/註冊中醫師 盧曉玲
臨床上不少媽媽在生完小朋友後2-3個月都面對產後脫髮的煩惱。由於產後身體未完全好好恢復,另外要日夜照顧初生嬰兒,甚至繼續做「女強人」上班發展事業,導致休息不足,壓力沉重,荷爾蒙分泌失調,脫髮的問題比比皆是。
市面上種類繁多的生髮產品不知如何選擇,又擔心會皮膚過敏,影響初生嬰兒健康,不妨考慮透過中醫藥去整體性調養好身體,配合針灸刺激頭皮和毛囊,達到健康增髮的療效,有效改善產後脫髮的問題。
中醫認為「肝藏血」、「髮為血之餘」、「腎藏精,其華在髮」。頭髮的生長需要靠肝藏之血,腎所藏之精去濡養。產後媽媽操勞過度,缺乏休息,身體氣血虧虛,肝腎不足,臟腑氣血未能恢復,不能滋養頭髮生長,頭髮的生長就會變得緩慢,強韌性下降,逐漸出現頭髮稀疏、脫髮、白髮的問題。
中醫治療產後脫髮常用藥物:
菟絲子、女貞子、墨旱蓮、何首烏、枸杞子、黃精、熟地黃、白芍、山萸肉、桑椹等。
功效:補肝益腎,養血填精。
輔助治療:
梅花針溫和叩刺頭皮,刺激頭皮表面血液循環,每次10-15分鐘,建議每週1次。
中藥配合梅花針雙管齊下,大約2-3個月可見明顯療效:頭髮量增多,掉髮白髮減少,頭髮堅韌有光澤。
保養頭髮建議:
- 避免使用刺激性洗髮、護髮產品,以及頻密燙染頭髮等,減少對頭皮的傷害。
- 避免長時間用髮夾、髮箍、橡筋綁緊頭髮,減少對偏幼頭髮造成強力的牽拉。
- 切忌胡亂進補,不宜過食溫補燥熱之品,宜尋求專業中醫師調理身體,避免頭皮油脂分泌過多,毛囊阻塞發炎。
- 調校適當的水溫洗頭,避免用過熱的風筒直接吹頭皮。
- 有良好的休息和充足睡眠,適當釋放壓力,放鬆心情。
註冊中醫師 盧曉玲中醫師 (12.12.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