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與IVF臨床用藥經驗(不同體質的具體情況)

近年因不孕不育的求診者屢增,然而在香港進行IVF 治療的成功率卻存在機率很低, 價錢很高的問題。因此,先以中藥、針灸改善體質,再進行IVF 療程的病人越來越多。經過起過十年的臨床實證。我們得出以下的結論:

一般患者於 IVF前調理三個月, 有部份患者自己的 IVF 醫生跟我們反映:「患者體質經過調理後, 成功放胎的機率真有提升! 」


1. IVF難受孕體質一:子宮冰冷體質

不孕,天生宮寒, 或屢經IVF催卵, 放胎後子宮未能成功著床多次。患者多見:月經延期、遲,少腹冷感,喜暖喜按,面色蒼白,腰膝酸楚,白帶較多, 動力不佳,性欲低,舌淡嫩,苔薄白,脈沈細。

A. 中醫中藥治療方向:

傅青主女科:「婦人有下體冰冷,非火不暖。交感之際,陰中絕無溫熱之氣。人以為天分之薄也,誰知是胞胎寒之極乎﹗夫寒冰之地,不生草木;重陰之淵,不長魚龍。今胞胎既寒,何能受孕。」

處方:

熟地、補骨脂、山藥、肉蓯蓉、菟絲子、鎖陽、巴戟天、覆盆子、葫蘆巴、仙茅、仙靈脾、鹿角霜、艾葉、韭菜子、石楠葉等。

用法:月經乾淨後開始服用, 直至穩定排卵。 排卵後則改用健脾藥物為主。 

B. 可配合的補充品:

  1. 野生山藥(Dioscorea villosa)
  2. 有機覆盆子(Organic  raspberry berries)
  3. 脫氫表雄酮(DHEA)
  4. 維生素 D3(膽鈣化醇)(Vitamin D) 

2. IVF難受孕體質二:腎陰虧體質

不孕, 天生腎陰虛,相火偏旺;或素體陽盛急躁,高敏感體質, 本來是不適合現代人的節奏,但仍要應付夜訓、多燥熱食物的生活,就使體質更偏,變得腎陰虧。

A. 中醫中藥治療方向:

傅青主女科:「婦人有骨蒸夜熱,遍體火焦,口乾舌燥,咳嗽吐沫,難於生子者。人以為陰虛火動也,誰知是骨髓內熱乎﹗夫寒陰之地,固不生物,而乾旱之田,豈能長養。」「子宮太熱,亦難受孕,更恐有爍乾男精之慮」

經大劑量激素催卵,再損陰精,使卵巢燥熱, 甚至取卵數量低,及有卵巢早衰現象(表現為潮熱)。患者多見: 汗多,潮熱,舌邊尖紅,宜用滋腎養陰,清泄宮熱。

處方:

生地、制首烏、麥冬、黃柏、丹皮、山茱萸、玄參、玉竹、枸杞子、龍骨、牡蠣、旱蓮草、西洋參、山藥、龜版、桑椹子、石斛、地骨皮等。

用法:每日一劑,於月經幹淨後連服21劑。

B. 可配合的補充品:

  1. 野生山藥(Dioscorea villosa)
  2. 有機桑椹子 (Organic mullberry berries)

3. IVF難受孕體質三:  痰濕盛體質

不孕,天生體重難管理,易胖,甚至有PCOS(多囊卵巢綜合症),甚至有輕微脂肪肝。這類型病人,通常連IVF 醫生都會建議減肥、多做運動,就會著床得更好。但最吊詭的是,這種體質的病人好像飲水都會肥,經常肥腫難分,下肢更甚。跟足營養師的餐單或會見效一段時間, 但因為工作壓力大,可能又想食返D 零食(這類病人,臨床見是覺得食零食可以減壓的) 。於是,體重又會反彈,令她們失去信心堅持,心情抑結,更難受孕。

A. 中醫中藥治療方向:

傅青主女科所說:「婦人有身體肥胖,痰涎甚多,不能受孕者,人以為氣虛之故,誰知是濕盛之故乎﹗夫濕從下受,乃言外邪之濕也。而肥胖之濕,實非外邪,乃脾土之內病也。然脾土既病,不能分化水穀以養四肢,宜其身體瘦弱,何以能肥胖乎?不知濕盛者,多肥胖;肥胖者,多氣虛;氣虛者,多痰涎,外似健壯而內實虛損也。」

患者見體質呈梨子狀,胸悶腹脹,月經遲或經閉不行,帶下量多,嗜睡,舌苔滑膩。

處方:

法半夏、茯苓、蒼術、焦山楂、焦神曲、橘紅、石菖蒲、厚樸、膽南星、礞石、薏苡仁、澤瀉、山慈菇、川貝、雞內金、皂角刺等。

用法:每日一劑,於月經幹淨後連服21劑。

B. 可配合的補充品:

  1. 輔酶Q10(CoQ10,輔酵素Q10)
  2. 肌醇(Inositol)

4. IVF難受孕體質四:肝經郁結乳脹不孕體質

天生肝氣易郁結,容易得甲狀腺疾病及高泌素乳。女子以肝爲先天,蓋肝爲血藏,性喜條達,任脈附于肝經而與胞宮相通。若情志抑郁,疏泄失達,肝氣郁結,氣血乖和,沖任不得相資,胞宮不寧,成孕終難。

A. 中醫中藥治療方向:

傅青主女科所說:「婦人有懷抱素惡,不能生育者。人以為天心厭之也,誰知是肝氣郁結乎?」

患者見經前乳房脹痛,或少腹脹痛,性情郁悶不歡,煩躁易怒,胸脅脹滿,夜寐多夢,舌質偏紅。治宜疏肝解郁,理氣和血。

處方:

柴胡、白芍、當歸、香附、郁金、白朮、合歡皮、荔枝核、橘核、木香、琥珀、八月札、玫瑰花、綠萼梅、炙甘草等。

用法:每日一劑,月經期間也要服藥。

B. 可配合的補充品:

有機玫瑰花(Organic rose) 


5. IVF難受孕體質五:氣血凝滯型

A. 中醫中藥治療方向:

宋代婦科名醫陳自明曰:「三十年全不産育者,胞沖必有積血。」

子宮內膜粘連,輸卵管阻塞或血栓性難孕(如抗磷脂症候群) 。氣血凝滯,惡血不去,新血難潤,瘀血痹阻,新血不能攝卵受精,則沖任難以相資,或成輸卵之道不通。患者多見拒按,經量少,色紫黯,多血塊,甚則經閉。皮膚乾燥甚,目眶暗黑,經前煩躁, 或經前頭痛、關節痛,舌紫發青,舌下靜脈怒張。治宜活血化瘀。

處方:

當歸、蒲黃、川芎、桃仁、紅花、地龍、路路通、益母草、丹皮、王不留行、牛膝、救必應、沉香、虎杖、月季花、馬鞭草、凌霄花、石見穿、王不留行、三七等。

用法:每日一劑,如閉經或月經量澀少加、莪術、土牛膝:腹痛甚加桂枝、乳香、香附;白帶黃膿腥臭,有盆腔、陰道感染者加蒲公英、紅藤。


*備註:文中所載中藥配分或內容屬臨床醫學/心得分享,希望引起一些草本應用的新知、新用和討論。若有任何身體不適,請在註冊中醫師指導及為您辨症後,再處方加減使用。

→ 延伸閱讀:
1. 《從體質分型看難懷孕的原因

張天慧中醫師臨床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