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文獻參考: 妊娠及產後方

(A) 孕婦傷寒藥方
孕婦傷寒。仲景無治法。用藥宜有避忌,不可與尋常婦人一概治之也。
1.加減四物湯
主治:
孕婦產前腹痛。及治月事或多或少。或前或後。胎氣不安。產後血塊不散。或亡血過多。或惡漏不下,宜此服之。
處方:
當歸(切焙) 川芎 熟乾地黃 白芍藥(各一兩)上搗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取六釐清汁。帶熱服。日二三。以知為度。若孕婦下血。即入艾五七葉。阿膠末一錢匕。同煎服如前法。疾勢甚大。散藥不知。以四味各半兩。細銼。以水四盞,煎至二盞半,去滓分四服。熱吃食前服。一日之中令盡。以和為度。平常產乳服至三臘止。如虛弱血臟不調。至一月止。因虛致熱。熱與血搏。口舌乾渴。欲飲水。加栝蔞一兩。麥門冬三分。腹中刺痛。惡物不下。加當歸芍藥各一分。血崩。加地黃蒲黃各一兩。因熱生風。加川芎一分。柴胡半兩。身熱脈躁。頭昏項強。加柴胡黃芩各半兩。秘澀。加大黃半兩。桃仁一分。炒。滑瀉。加桂附各一分。發寒熱。加乾薑牡丹皮芍藥各一分。嘔。加白朮人參各半兩。腹脹加濃朴枳實各一分。虛煩不得眠。 加竹葉人參各一分。躁大渴。加知母石膏各半兩。水停心下微此逆。加豬苓茯苓防己各一分。虛寒狀類傷寒。加人參柴胡防風各三分。
2. 阿膠散
主治:
孕婦傷寒安胎。
處方:
阿膠(炒) 桑寄生 吳白朮 人參 白茯苓(各等分)上為細末。煎糯米飲調下二錢匕。日進二服愈。
3. 白朮散
主治:
孕婦傷寒安胎。
處方:
白朮 黃芩(各等分。新瓦上並同炒香)上搗羅為末,每服三錢匕。水一中盞。生薑三片。大棗一枚。拍破同煎至七分,溫服。但覺頭疼發熱。便可服。三二服即瘥。唯四肢厥冷。陰証見者。未可服。
4. 蔥白湯
主治:
孕婦傷寒。憎寒發熱。當發其汗。
處方:
蔥白(十莖) 生薑(二兩切)上銼如麻豆大,以水二盞,煎至一盞。連服取汗。
5. 蘇木湯
主治:
孕婦傷寒。或中時行。洒淅作寒。振栗而悸。或加噦者。
處方:
赤芍藥 陳橘皮 黃芩 宣黃連 甘草(炙) 蘇木(各一兩)上為粗末。每服抄五錢匕。以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汗出瘥。若胎不安。兼服阿膠散。
6. 黃龍湯
主治:
孕婦寒熱頭疼。嘿嘿不欲飲食。脅下痛。嘔逆。痰氣。及產後傷風熱入 胞宮。寒熱如瘧。並經水適來適斷。病後勞複。餘熱不解。
處方:
柴胡(一兩) 黃芩 人參 甘草(炙,各一分半)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一盞,去滓溫服。
7.柴胡石膏湯
主治:
孕婦傷暑。頭病惡寒身熱躁悶。四肢疼痛。背項拘急。唇口乾燥。
處方:
柴胡(四兩) 甘草(二兩) 石膏(八兩)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五片,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不拘時。若氣虛體冷者。加人參四兩。
8. 枳實散
主治:
孕婦傷寒。四日至六日以來。加心腹脹。上氣。渴不止。食飲不多。腰疼體重者。
處方:
枳實(一兩炒微黃) 麥門冬(半兩去心)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穰焙)上粗末。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蔥白七寸,煎至六分,去滓溫服。
9. 旋複花湯
主治:
孕婦傷寒。頭目旋疼。壯熱心躁。
處方:
旋複花(半兩) 白朮(三分) 前胡(一兩去蘆) 黃芩(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 麻黃(三分去根節用) 赤芍藥(半兩) 石膏(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上搗為粗末。每服四錢。用水一盞半。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 服。
10. 麥門冬湯
主治:
孕婦傷寒壯熱。嘔逆頭疼。不思飲食。胎氣不安者,宜此主之。
處方:
人參(一兩) 石膏(一兩) 前胡(三分) 黃芩(三分) 葛根(半兩) 麥門冬(半兩去心)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一盞半。入生薑四片。棗子二枚。淡竹茹一分,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11. 梔子大青湯
主治:
孕婦發斑。變為黑色。
處方:
升麻 梔子仁(各二兩) 大青 杏仁(去皮尖) 黃芩(各一兩半)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以水一盞半。細切蔥白三寸,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12. 蘆根湯
主治:
千金妊娠頭痛壯熱。心煩嘔吐不下食。
處方:
知母(四兩) 青竹茹(三兩)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一小盞半。入生蘆根一握。粳米一撮,煎至一盞,去滓服盡。更作瘥止。
(塗臍法)治妊娠遭時疾令子不落。取灶中黃土水和塗。乾複塗之。一方酒和塗方五寸。又泔清和塗之並佳。
13. 蔥白豉湯
主治:
治妊娠熱病。
處方:
蔥白(二兩半) 豉(半升)上以水三升。煎取一升。分二服取汗。
14. 蔥白一物湯
主治:
治妊娠熱病主安胎若胎已死者服之。須臾胎出。
處方:
蔥白一把,水一升,煮令熟服之取汗,食令盡。
15. 伏龍肝散
處方:
用伏龍肝雞子許水調服之。(伏龍肝即灶下黃土是也)
16. 葛根一物飲
主治:
治熱煩悶。
處方:
葛根汁。每服一小盞。如人行五里進一服。無生葛。用干葛 咀煎濃汁服。
17. 梔子五物湯
主治:
廣濟療妊娠傷寒。頭痛壯熱。
處方:
梔子 前胡 知母(各二兩) 黃芩(一兩) 白石膏(四兩)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用水一小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服。
18. 前胡七物湯
主治:
妊娠傷寒頭痛。支節痛壯熱。
處方:
前胡 知母 梔子仁(各二兩) 石膏(四兩) 大青 黃芩(各一兩半)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蔥白三莖,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19. 升麻六物湯
主治:
急救療妊娠七月傷寒。壯熱赤斑變黑。溺血。
處方:
升麻 梔子仁(各二兩) 大青 杏仁(去皮尖) 黃芩(各一兩半)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一盞半,入蔥白三莖,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B) 產後藥方
1. 陽旦湯
主治:
治婦人產後傷風。十數日不解。頭微痛。惡寒。時時有熱。心下堅。乾嘔汗出,宜用陽旦湯。(方見第十卷中)
2. 治痙法
主治:
療婦人產後血虛多汗。喜中風。身體強直。口噤背反強。作痙治之。(法見第六卷第五十問中)
3. 又方
處方:
用荊芥末三錢。溫酒調下。不瘥再服。
4. 神功丸
主治:
治婦人產後亡津液。大便多秘。或譫言煩躁,不可用湯液,宜神功丸用青木湯吞下。
5. 桂心牡蠣湯
主治:
婦人產後頭疼。身體發熱。兼治腹內拘急疼痛。
處方:
桂心(三兩) 牡蠣( ) 白芍藥 乾地黃(各五兩) 黃芩(二兩)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以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6. 蜀漆湯
主治:
治婦人產後。寒熱往來。心胸煩滿。骨節疼痛。及頭疼壯熱。日晡加甚。又如瘧狀。
處方:
蜀漆葉(一兩) 黃耆(五兩) 桂心 甘草(炙) 黃芩(各一兩)知母 芍藥(各二兩) 生地黃(一斤)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用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7. 增損柴胡湯
主治:
婦人產後虛羸。發寒熱。飲食少。腹脹等疾。
處方:
柴胡(三錢) 人參 甘草(炙) 半夏(湯泡) 白芍藥 陳橘皮 川芎(各三分)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以水一大盞。生薑三片,棗子一枚,煎至七分,去滓食後溫服。日三服。
8. 竹葉防風湯
主治:
婦人產後。傷風發熱。面赤喘而頭疼者。
處方:
竹葉(半把) 葛根(一兩半) 防風 桔梗 桂枝(去皮) 人參 甘草(炙,各半兩)上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棗子一枚,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使 汗出。頸項強。用附子炮去皮臍。銼如豆大。抄一大錢同煎。嘔。加半夏一錢。
9. 三物黃芩湯
主治:
治婦人草蓐中傷風。四肢苦煩熱頭疼,與小柴胡湯。頭不疼但煩,宜用此服之。治婦人產後亡血汗多,故令郁冒。其脈微弱。不能食。大便反堅。但頭汗出。所以然者,血虛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虛下厥。孤陽上出。故但頭 汗出。所以產婦喜汗出者亡陰。血虛陽氣獨盛,故當汗出。陰陽乃複。所以便敗者。嘔 不能食也,宜小柴胡湯主之。
處方:
黃芩(半兩) 苦參(一兩) 乾地黃(二兩)上銼如麻豆大,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八分服之。
10. 乾薑柴胡湯
主治:
治婦人傷寒。經脈方來初斷。寒熱如瘧。狂言見鬼者。
處方:
柴胡(四兩去蘆) 栝蔞根(二兩) 桂枝(一兩半) 牡蠣(一兩熬) 乾薑(一兩炮) 甘草(炙一兩)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溫服。初服微煩。再服汗出而愈。
11. 海蛤散
主治:
治婦人傷寒血結胸膈。揉而痛不可撫近。(婦人血結胸。法當刺期門。 仲景無藥方治法。此方疑非仲景。然其言頗有理。姑存焉)
處方:
海蛤 滑石 甘草(各一兩炙) 芒硝(半兩)上搗羅為散。每服二錢。雞子清調下。小腸通利。則胸膈血散。膻中血聚。則小腸壅。小腸既壅。膻中血不流行,宜此方。小便利。血數行,宜桂枝紅花湯發其汗則愈。
出自《類証活人書》宋 朱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