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啱做的《正s運動》

一些運動,不是人人做都啱。做錯了,更會傷身。許多病人來診,都不明白為何做完運動,身體狀態卻越來越差。殊不知一些人人都熟識的運動,隨時做壞身體。舉些例子:

(1)仰臥起坐

盛行的減肚腩運動:仰臥起坐(sit up),大家都以為做很多次就能多多益善。但是,腰痛患者一定要小心,因為仰臥起坐可能會加重腰椎後傾的問題。當腹肌力量不足,人體自然會利用頸項來一齊幫助發力,這樣子亦會加劇頸前傾,造成烏龜頸的壞姿勢。


(2)掌上壓

男士喜歡厚實的胸肌,掌上壓push up,把本來已經長期操勞於用手機或電腦文件工作的前胸肌肉,越練越緊,令胸前一大片,緊得異常。其實對於大多數都市人來說,重要的是要放鬆胸前,鍛練下背肌肉,對於好姿勢更重要。圓肩駝背肩背僵緊,都是只知猛練掌上壓朋友的常見陷阱。


(3)瑜珈yoga,拉筋

那不說要猛練的,做瑜珈yoga,拉筋,應該還好了吧?!坦白講,一些瑜珈的動作,未必人人合適,做錯了更糟。在沒有充足的指導下,過份劇烈的拉筋可以導致肌肉拉傷,有不少病人來就診,就是做完過劇的動作下受傷的。像瑜珈其中一個動作,名為眼鏡蛇式 (Cobra Pose),趴在地上,把腰骨反弓後拉,理論上是作用拉鬆下腹的。可是許多人做錯,就傷了腰骨,骨盆前傾熊突腰的朋友,隨時做傷出現坐骨神經痛的問題!

再來,壓腿應該可以了吧,把單腿放上欄杆,稍為用力彎腰下壓,作用拉鬆腿後筋腱,豈不是溫和的拉筋,柔軟的伸展操嗎? 事實上,有些病人根本需要拉伸的是大腿前方的「大髀」肌肉。單純拉後腿,卻忽略了腿前繃緊的肌肉,結果,大腿前方比大腿後方的僵緊程度就相差越來越大,也惡化了骨盆前傾熊突腰的問題。


上述例子,我並非紙上談兵,而是,真實的,我自己都一一經歷過。我以前有一段時間,因為身子瘦削,苦練肌肉,結果身形越來越怪,不單肌肉沒長好,卻得來種種的壞姿勢。因為筋骨緊痛,又學瘋狂拉筋,就算沒有拉傷,改善壞姿勢也是不能。這些過程,都讓我感到非常氣餒。

而後來面對眾多病人,帶著痛症而來,經過針灸、正骨後都感覺煥然一新。可是,當面對了一周沉重工作後,有些病人的痛症又打回原形了。讓我們知道,單靠醫師的一雙手,也未必能以持久。把治療的效果保持住,是很重要。為此我也開始,嘗試教大家,一些因人而異,合適個人的運動。在這當中,我也累積了一點經驗,體會。

因此我繼續學習,研究,從普拉提斯,費登奎斯運動,阿歷山大技巧、回歸至中醫養生學導引等,再去思想,分析。再去為自己,為病人,設計、整合,一套簡單易學、快捷有效,又不會有副作用,不容易拉傷的伸展運動。如果我能再拍些影片,讓病人帶回家,自學,練習,把療效能keep得好,真正達到治本的效果。那真是一件美事!又超簡便。

《正s運動》

快捷的運動網上搜查也多的是,但《正s運動》的七個動作,與普遍的有些微不同。《正s運動》是透過一些簡便拉筋法幫助人放鬆指定部位,好像放鬆頸膊,或者是預防手腕痛等等,也是很好,而《正s運動》的目的就是歸回正s(正姿),讓人先回歸好姿勢,正s,就是讓人脊柱回歸正直,不過份,合宜的S字。

在這七個動作中,你會做出一些與你壞姿勢相反的動作,所以不單單是拉筋,而是讓你在進行當中,告訴你筋骨還有一些可行的選擇。當你進行時,就會提醒你走近好姿勢,遠離壞姿勢。

就如第一個動作,《收下巴運動》,下巴一收一放。當你收緊下巴,然後放鬆,返回原來的烏龜頸,再來又回收下巴,此時你就跟腦袋釋放兩個信號,a)收下巴,b)烏龜頸,讓腦袋回想起,原來還有收下巴的選擇。是的,有得選擇,就有自由了。不再被逼強行工作,此刻的你,釋放了自己的身體,從被逼的壞姿勢中,走出來。

第二個方面,拉伸與強化並重,如中醫理論中的陰陽相生,同樣重要。知道只練就肌肉可能會容易僵緊,所以也需要是重視放鬆。相反單純重視拉筋放鬆,卻忽略強化肌肉來穩定關節,亦不合宜。所以《正s運動》兩者相兼。當然還是以先放鬆為主,較重視強化作用的,是第六個動作:《微深蹲運動》,我們學習也當注意。

第三個方面,就是《正s運動》可放於生活每一處,當我們熟習《正s運動》的七個動作,我們就會發現,生活處處也可練習正s。像現在我在咖啡廳打著這篇文稿的時候,我就坐在椅子上,調整一下自己的骨盆,向前向後,再側彎左右來推動盆骨、(《s5:骨盆運動》+《s4:海豚式運動》)。同時彎身向前,挺直腰脊(《s6:微深蹲運動》)。再回來收一下巴,張開隻肩,同時捲起逐節捲起脊骨,又回來挺收背脊頭頸,深呼吸兩下(《s1:收下巴運動》+《s2:開肩運動》+《s3:捲背運動》)。整個過程不消十秒。真的。能在生活中實踐,身體力行,將正s成為一種生活態度。

實踐中嘗試,正s運動幾乎是人人都啱做。循序漸進,有七個步驟,鼓勵從第一開始,一周學習一個,關鍵是每天練習,讓肌肉記得怎樣做。學得快的當然可以提速學習。但不必心急,姿勢做對最重要。可以在鏡子前做動作,再對比一下影片,會否有什麼分別呢?

診所的朋友,來診前也請多加練習,遇上不明白的地方,隨時在覆診時提問。來讓我們再調整一下你的動作,多交流,分享,彼此鼓勵造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