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選內文
5.從內在到外在的旅程
成長旅程
人類培育自我成長的旅程,沒有捷徑。由於大部分人不願意靜思,獨處,無法回歸心靈的深處;只能隨波逐流,身不由己地模仿羣眾;或在有形無形的焦慮中,內心愈加恐懼,變得過度防術或過度補償。一旦遇上更大的環境壓力,就從四,五,六普通層次下滑到七,八,九層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坊間有許多九型人格書籍,提供實用成長指引,建議,防止滑落,讀者也可參看。
若將人比喻為一棵樹,有根、有樹幹、枝葉。人內在的安全,自由,歸屬感,就是培養根部的養分,當根部吸飽泥土的養料,樹幹和樹枝便可以健康向上,向外伸延,像人開拓環境,實現理想,自我發揮,這是樹枝的生命光彩。奇妙的是,植物根部的長度和深度與枝幹的高度和闊度成正例。比喻作人,也是一樣。人的內在蘊藏與外在發揮互為因果,成為正比。
遺忘與上帝的關係
若果人充滿了內蘊的矛盾,一方面怕人注意,另方面又渴望受人注意;一方面怕人不了解自己,另方面又怕被人了解太多;一方面希望與人接近,另方面又怕與別人太過親近(害怕別人清楚知道自己的真面目,會不再喜歡自己)。外在發揮自然受限制。即使信徒,與上帝恢復關係,也會因內在的毛病與偏執,容易忘恩和忘本,只着重眼前的福氣和順利,遺忘與上帝的關係;與上帝疏遠,忘記上帝的信徒,也一樣因心靈沉睡而滑落,甚至產生精神毛病。求主憐憫!
內在旅程,就是一個人自根部去吸取營養。根部飽滿健康,枝葉自然茂盛。枝葉就是外在實踐和向外連繫的旅程,兩者必須平衡。人,在心靈深處,與主相遇、相知,相愛,相結合,熟識上主微小的聲音,才有能力明辨人間混亂參差的雜音和似是而非的時代調子。衝出重圍,活出個人召命。在內在旅程方面,每個人都可以學習依循一些屬靈操練,去提高自我覺察,導向創造本源耶穌基督,更加愛幕上帝。回到內心的隱密處,與上帝重建關係。
覺醒的重要
這個內在旅程,最重要的是覺察,而不是行動。盧雲(Henri Nouwen)是一位靈修導師,他提出人要培養專注力,察覺心靈的流動,由心智移向內心,去接觸心中對立的極端矛盾(亦即是容格所提及人類的陰影),整個過程開放給聖靈導引,人所需要的只是覺醒,開放,回應。他提出七個屬靈的流動:
- 由掩飾轉為坦蕩率真;
- 由幻象轉為禱告;
- 由悲傷轉為喜樂;
- 由反感轉為感恩;
- 由恐懼憂戚轉為愛;
- 由排外孤立轉為融合接納
- 由否定死亡轉為與死亡做朋友。
靠著上帝的愛而活
另一位靈修導師James Empereur也整合了九型人格的靈程指導內容。筆者將他們二人的想法,以及德蘭修女的七寶樓台,初步整理融合在一起,可以給我們提供指引,作為進深研究:
整個內望,誠實的旅程,就是一次回轉(metanoia),因覺醒自己的不是,無知,自大,狂妄,無能為力,而產生謙卑、順和,以及體諒自己,憐恤眾生,靠著上帝的愛而活,藉上帝的愛去伸延愛。(這正是回到《聖經》的兩大誠命:愛神和愛人如己。)
正直的靈必然為羣眾的迷失,為自己的迷失而憂傷。神所要的祭,就是憂傷的靈。神啊!憂傷痛悔的心,袮必不輕看。(《詩篇〉五十一:17)
邁向耶穌基督的屬靈操練,可以叫心靈蘇醒,一步一步回歸自我的真像,及恢復創造原貌的美麗光輝。何謂真我?就是活出上帝對每個人的設計。做好召命中要我做的事。神啊,求袮為我造清潔的心,使我裏面重新有正直的靈。(《詩篇〉五十一:10)
每個人都有一個自己的成長故事,可以與上帝一起編寫未來。在《聖經》裏,可以讀到約瑟,雅各,亞伯拉罕,摩西,路得,以斯帖,大衛,每一位都有動人的故事,都是獨特而變化多端的,甚至早年輝煌,晚節不保;又或早年坎坷,晚年光輝,都說不定。但「與神同行」就是所有故事相同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