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面攻略

包包面,是大家都想對付的。有些朋友節食減肥,結果可能下身瘦了,尚算達標,但是包包面仍在。這樣望上去很奇怪,不合比例。坊間就有不少方法去嘗試處理,有標榜v面的美容產品、也有流行打針注射的方法,或者想起啪骨啪面治療,療效不一。要先處理問題,知道原因是相當重要的。大細面、包包面,其中的原因可分為三個方面去瞭解。

1. 骨架問題

面部骨骼出現問題、當然會導致到面部外觀改變。首先顴骨問題,顴骨的型態,絕對影響到面形,大家想起顴骨太高,過份突出。一講顴骨,大家可能就會馬上聯想到削骨。其實不是必然的,畢竟「削」了就不能回頭,主張天然美健康的大家當然不會選擇這個方法。那醫師有沒有方法把顴骨削平呢?我們不削,而把重點放於肌肉關節之上。

關節微錯位,就會讓骨頭出現高低不平的情況,視覺上見到有部份骨頭突出了,不只顴骨,身體不同關節也會有這狀況。

顳頜關節(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 錯位失調,就是常見大細面的一個原因。此關節是我們咬嚼時所發力之關節處,當肌肉發生失衡,或者出現過度緊張引起之肌肉狀態時,此關節就會出現咬合障礙。我們可以測試一下,把雙手置於咬嚼肌最豐厚的位置,大大張口合口,反覆開合之時,兩邊頜骨牙齒是否同時開合,而肌肉是否兩邊平衡,還是有出現一邊快於一邊,或者有一高一低,甚至是開合有响聲,也是顳頜關節錯位的症狀。

這時,多會見到有大細面的情況,這是許多求診者常見的問題,在進行復位手法,調整關節開合的協調運作,多會馬上見到有即時的改善。

除面頰骨問題外,脊柱的問題亦會導致包包面,大細面的問題。無論是脊柱側彎、駝背、烏龜頸的問題,失衡的肌肉張力皆會導致到部局頸椎承受不少的拉力,頸椎就很容易出現微錯位的情況了。頸椎局部旋轉錯位,就把頸肩的肌肉都拉歪了,不少從頸肩連至頭面的肌肉都受到波及,所以我們透過正骨手法的處理,把頸椎恢復的同時也要兼顧肌肉的處理。

2. 肌肉失衡

頸肩與顏面連結的肌肉,千絲萬縷,互相拉扯,其中一對很重要關鍵旋轉頸部的肌肉, 粗粗的一條我們轉頸時就能摸到,從胸部鎖骨,上連至耳後咀嚼肌後的一片肌肉,名為胸鎖乳突肌。

長期電腦工作,不良姿勢導致過度緊張,牽連拉扯至面部肌肉失衡,不單面部肌肉受影響,循環受累,面色也不會好。所以我有一個經驗,歸納出來,就是「瘦面先瘦頸」,若果頸緊痛脹了,排除了甲狀腺問題,就要先針對頸部腫脹。我在臨床實踐證明,頸腫好了,面頰也清秀了。

咬嚼肌力量相當厲害,一般成人有三十公斤的咬力,能咬碎許多硬物,可是肌肉運用錯誤,就容易浮腫,發炎。

最豐厚的肌肉處正正就是位於穴位:頰車穴,按上去脹痛的,若果再加上炎證腫脹,就會顯得繃起了一塊,加上人一天三餐進食、也要開聲談話、有時會大叫大笑,都在操勞著這片肌肉,所以這塊肌肉發炎了,也難以休息好轉。

還有顳肌是耳朵上的一塊肌肉,連上側額,相當太陽穴的位置,我們用力緊咬牙關時,也會感受到這片肌肉在動。

人緊張就緊咬牙關,所以緊張這片肌肉也導致到偏頭痛。我們不放鬆這片緊張肌肉,偏頭痛也難以好轉。當然,也影響到顴骨與眼框的線條。顳肌緊張,眼瞼也會顯得浮腫

一些穴位就是正位於肌肉最豐厚的地方,在穴位上針灸能放鬆到肌肉的張力,把肌肉釋放了,就像能再次呼吸一樣,恢復合宜的彈性。

3. 經絡循環不暢通

血液、淋巴,循環良好,是面部輪廓的重要關鍵。小腿腫,面部也會腫,尤其面部肌肉及骨縫轉彎處更多,有時水腫更難消除。長年累月的浮腫,甚至讓人覺得闊面是天生的。有可能是長時間的水腫嗎?答案是有可能的,把水腫消除了,面部就能瘦起來。

說起水腫,現代常見說法是鉀鈉平衡出現了問題,食得太多鹽份,的確是一個原因,可是為何會集中腫一處,有人主要面腫,有人主要腳腫,又說不清原因。

中醫特別重視經絡循環,經絡循環良好能帶動血氣的調暢,因此,對證的中藥調好體質就不可或缺。 調好身體脾胃運化水濕功能,氣血通暢,淋巴血液就不會容易遇上阻塞,所以通則不痛,亦會不腫。

以下為其中一位病人的醫案分享:


《梁醫師正姿地圖》

♥ 你可能會喜歡  → Eden Beauty 純中藥天然減肥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