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清啲,食少啲?

坊間許多減肥的誤解,其中之一,就是食清啲的誤解。
許多病人來到我面前,會訴說自己己經食得很好了,不知為何還會肥。我再追問,他們總會回答,「我己經食得好清了,早上食個包,晚上水煮清菜,就一餐,肉和油都很少吃。」他們一邊說,一邊充滿無奈,覺得自己和醫師你一樣養生。
在他們心目中,一個養生的中醫,他們每餐的菜式,可能都是五種色彩的蔬菜,沒有冷飲,卻拌著一碗極品養生的藥材湯之類的,肉和油都不多,卻滿心享受的享受著大自然之美、與世無爭,琴棋書畫是我主要的喜好……
我回應:「你這樣減不到啊! 要減肥一定要吃得健康。」這句當頭棒喝,讓他們為之一震。
要先知道,中醫對肉類也很講究,不只是蔬菜,肉類也會分五行,分別養五臟,不要偏吃,而其中一句常引用來勸人不要吃得多肥膩的一句是,「肥甘厚味」。說的肥甘厚味是相當多的肥肉,重味道的油膩,你可以想像,是一餐一餐的東坡肉就是了。不是一塊雞皮,也不是炒菜的一小撮油。我常會跟病人問,你知道蛋白質的重要性嗎?我都好驚訝竟然很少人知道。舉例如下:
1. 蛋白質帶給人飽肚感
首先,蛋白質會帶給人飽肚感。對胃口大的人有幫助,不會吃得過量。甜點,零食就相反,越吃越多,尤其女士常說食甜品是兩個胃,男士吃薯片也不停口。你會吃兩隻水煮蛋,還會說停不了嗎?
2. 蛋白質帶給人能量,維持氨基酸體代謝
蛋白質充足,讓人不會容易流失肌肉,也是細胞代謝能量轉化的基礎,若果缺乏了,人就容易進入energy saving mode 減省能量消耗,這樣,不單會減不下來,反而會進入儲起來的模式,所以我常說減肥不是要負(-),而是要正(+)。
減肥要有效,不是要減,不是食得清,而是正:營養合宜。
《梁醫師正姿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