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縮藥粉好,還是煲的藥材好?

很多人都會有疑問,到底濃縮藥粉好,還是煲的藥材好?

其實,煲藥過程非常複雜,若果沒有按照每種藥材的要求煲藥,效果會差很多。 反而,藥粉的提煉方法,就是跟據每種藥材的特性去科學提取,更確保有效成份保留。以下是分享湯劑的操作流程:主要分為先煎、久煎、後下、包煎、融化等… (^^ 用濃縮藥粉就完全免除這種煩惱)

中藥材, 大體上有易溶于水和難溶于水的,亦有易揮發的。有久煎易破壞、分解、焦化的等等。為了提高湯劑煎出量,減少揮發性物質的損失和有效成分的分解破壞,提高湯劑的品質,確保療效,應視各種藥物的不同性質,在入煎時要分別對待。  


1. 先煎 :

先煎的目的是為了增加藥物的溶解度,降低藥物的毒性,充分發揮療效。

a) 礦石類:貝殼類、角甲類藥物,因質地堅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必須先煎。如生石膏、寒水石、赤石脂、靈磁石、紫石英、白石英、代赭石、海浮石、鵝管石、青礞石、花蕊石、自然銅、牡蠣、石決明、珍珠母、海蛤殼、瓦楞子、龜板、鱉甲、穿山甲、龍骨、龍齒、虎骨、豹骨、鱉甲、水牛角等等,可打碎先煎30分鐘。

b) 有毒的藥物:如烏頭、附子、雪上一支蒿、落地金錢、商陸、痕芋頭等等,要先煎1~2小時,先煎、久煎能達到減毒或去毒的目的。烏頭類藥物,因含有烏頭鹼而有毒,久煎可使烏頭鹼分解為烏頭次鹼,進而分解為烏頭原鹼,其毒性只及原來的1/2000。附子久煎不僅能降低毒性,還能增強強心作用。附子酯酸鈣遇熱產生鈣離子,有協同去甲基烏頭鹼的強心作用。

c) 某些植物藥:如天竺黃、藏青果、火麻仁只有先煎才有效。石斛內含內酯類生物鹼,只有久煎的水解產物才起作用。   


2.後下:

後下的目的是為了減少揮發油的損耗,有效成分免於分解破壞。   

a) 氣味芳香,含揮發油多的藥物,如薄荷、藿香、木香、豆蔻、砂仁、紅豆蔻、草豆蔻、檀香、降香、沉香、青蒿、玫瑰花、細辛等等均應後下,一般在中藥湯劑煎好前5~10分入藥即可。    

b) 不宜久煎的藥物,如鉤藤、杏仁、大黃、番瀉葉等等應後下。鉤藤含鉤藤鹼,煎20分以上,其降壓成分被破壞。杏仁含苦杏仁甙,久煎能水解一部分,產生氫氰酸而隨水蒸汽逸散,減弱止咳作用。對於炮製不透的杏仁,由於酶的作用,水解得更迅速。大黃取其瀉下作用,因大黃甙瀉下效果比甙元強,故不宜久煎。一般在煎好前10~15分入煎。    


⒊包煎  

a) 花粉類藥物,如粉花粉、蒲黃;細小種籽類藥物,如葶藶子、蘇子、菟絲子;藥物細粉,如六一散、黛蛤散等等均應包煎。這些藥物雖體積小,但總表面積大,顆粒的流水性強表面張力大,不與不充分接觸而浮於水面,故須用紗布包好與其它藥物入砂鍋中同煎。

b) 對含澱粉、粘液質較多的藥物如秫米、浮小麥、車前子在煎煮過程中易粘鍋糊化、焦化,故需包煎。    

c) 對附絨毛藥物,如旋覆花等,採取包煎,可避免由絨毛脫落混入湯液中刺激咽喉,引起咳嗽。


4. 烊化沖入

對於一些膠類或糖類,粘性大,如阿膠、龜板膠、鹿角膠、龜鹿二仙膠、雞血藤膠、蜂蜜、飴糖等等,宜加適量開水溶化後,沖入湯液中或入湯液中烊化服用。如若混煎,會導致藥液的粘性大,影響其它成分的溶出,膠亦受一定損失。


5. 煎湯代水

一般體積龐大吸水量較大的藥物如絲瓜絡、灶心土、金錢草、糯稻根等先宜與水煎煮,將所得的藥汁去滓後再煎他藥。


6. 溶化

如芒硝、玄明粉等亦可溶化沖入湯劑中應用。


7. 另煎後兌入

一些貴重的藥物如人參、西洋參、鹿茸等均可以另煎,其汁液兌入煎好的湯劑中服用。


8. 生汁兌入

如鮮生地汁、生藕節、梨汁、韭菜汁、姜汁、白茅根汁、竹瀝等,不宜入煎可兌入煮好的湯劑中服用。


9. 合藥沖服

某些貴重的藥物有效成分不在水中溶解的或加熱後某些有效成分易分解的藥物,如人參粉、牛黃粉、羚羊粉、三七粉、麝香粉、全蠍粉、肉桂粉、甘遂粉等,將藥末合於已煎好的煎劑中攪拌後服。


10. 去滓加蜜煎

為便於病人服用,監製藥物的毒性,延長藥物的療效常用去滓加蜜煎。如《金匱》方大烏頭煎,以烏頭大者五枚(熬去皮,不xx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納蜜二升,煎令水氣盡,取二升。 我們在臨床中發現,個別病人服用烏頭藥物出現胃中不適的副反應時,用去滓加蜜煎的方法,常能消除這種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