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包浸腳考慮要點

- 按照中醫理論來說,我們最擔心有些人發汗太過,所以最好同時用中藥調整體質。
濕熱多汗者:同時要加茵陳、黃柏等
陰虛多汗者:同時要加白芍、五味子等
氣虛多汗者:同時要加黃蓍、太子參等
- 微汗即止, 別貪心。
- 艾的質量要好, 坊間的選擇良莠不齊。
- 如果要煲水的話,很多病人都無法堅持,違背了養生必需要持之以恆的原則。因為我們追求的微汗法,是溫和有效的做法,但卻要每天做,而且都係一句:「別貪心,微汗即止, 而不是追求大汗淋漓」
- 基本做法,可以用純艾浸至腳腕以上或浸至足三里,約10 分鐘左右,以個人發汗程度和當日天氣為準, 適當靈活調較,目的也只有一個:微汗。
《張醫師望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