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看低血壓

香港很多女性都有低血壓的問題,而不是高血壓。至於你說,低血壓要不要調理?
低血壓(hypotension)會讓人不舒服及傷害健康,血壓長期低於正常值的人比較容易疲勞、昏沉、影響工作效率。
另外也有研究指出,低血壓和「慢性疲勞症候群」(chronicfatiguesyndrome,CFS) 有關,有這個問題的人如果久站、待在悶熱的環境,或運動比較激烈時,血壓經常會突然掉下來。研究人員並發現,如果讓這些人的血壓維持正常、不偏低,他們「慢性疲勞」的症狀就會減輕,甚至消失。
醫學上理想的血壓值是收縮壓120mmHg、舒張壓80mmHg以下,而比這個標準稍微低一點的話,一般不會出現明顯不舒服的症狀,不過,當血壓低到90mmHg、60mmHg以下時,因為流到腦部的血液不足,就會頭暈眼花。
為什麼會低血壓?
低血壓和高血壓一樣有家族性,所以如果你家裡有人低血壓,那你的血壓也有可能偏低。另外,年輕女性的血壓一般也比同年齡男性低,特別是纖瘦的女生,大多數血壓都低於正常值。
如果在日常生活上拉高一點血壓 ?
1. 改善靜脈回流
醫學上稱下肢是人體的第二顆心臟,藉著下肢肌肉的收縮力量,讓靜脈的血液回流。所以長期臥床、欠缺運動、下肢循環不好,血液滯留時,回流至心臟的血液量會變少,進而心臟輸出的血液也變少,血壓就高不起來。
所以,多做下肢運動,活動下肢時,肌肉收縮能協助靜脈的血液回流,而增加心臟輸出的血液量,使血壓上升,因此低血壓的人應該規律運動,特別要活動下肢,如健走、坐著或站立時抬抬腿,促進血液循環,而不要久站不動。
2. 吃胖一點
體重和血壓關係密切,通常體重增加時,血壓也隨之升高,所以體重超重的人容易罹患高血壓。相反地,血壓低而且太瘦的人(例如BMI小於18.5)可以吃胖一點,達到理想體重來升高血壓。
3. 吃鹹一點
不是每個人都要限鹽,血壓低的人吃稍微鹹一點無妨,「大概吃得像外面餐廳煮的口味,」另外像運動、大量流汗之後,低血壓的人可以喝運動飲料補充流失的鈉。 但要選用優質海鹽!
4. 喝充足的水
要一口一口喝,不是一次飲大量。
5. 早餐吃豐富點
有優質蛋白質,但要確保消化得好, 要慢慢增量,不要一開始就吃太多。
6. 避免吃到降血壓的食材
這點要特別注意,食物這東西是很奇怪的。高血壓的人吃降壓的食物又不見得太有效,但低血壓的人就很見效的,如綠豆、麥皮等⋯ 還有很多的,大家自行注意啊!但不要全避,最好是吃了過一陣子, 馬上量血壓去看看。 不過,吃少少有時不會馬上有反應,所以又不要完完全全依賴經驗。
7. 適量吃升血壓的中藥
個人覺得最有效是: 黃蓍、升麻、烏藥、淫羊藿。
8 . 避開降血壓的中藥
有很多啊⋯如很多人愛飲用的夏枯草,白茅根等⋯大家要注意啊!
《張醫師望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