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面對Grief

痛失愛妻的魯益師(C. S. Lewis)說得好:「和我說說宗教的真理,我可能會愉快地傾聽。跟我談談宗教的責任,我可能會順服地聽從。但是不要跟我談論宗教的安慰,否則我會懷疑你根本就不理解。」(A Grief Observed. London: Faber, 1961, 頁23.)他教導我們不要以為拋出三兩句有關哀慟和悲傷的宗教言語就可以安慰苦難中的人。
當面對苦難時,信仰的第一回應應該是也必須是緘默。
齊克果(Søren Kierkegaard)說得好:「肅靜!因為那就是絕對!」面對既無法表達,也無法理解的實在時,我們必須保持寂靜。正因為面對著這樣的絕對,我們語言的局限和愚昧就顯露出來。此時無聲勝有聲,因為面對言語無法言述的苦難,面對理性無法測透的荒謬,因為只有緘默才是對已逝者的最深悼念,才是對哀慟者的最大尊重。
信仰作為生命最深層的體驗,應該較諸任何其他學問更深刻體會死亡的無言震憾。當信仰認識這一點時,它才會有真正而恰當的回應;當信仰急於回應的時候,它只不過是另一哲理。信仰的緘默因此不是追悼儀式上的靜默,更不是爭辯中的技巧,而是以默默的禱告表達無言的傷痛,以無聲的歎息回應無言的震憾。
《張醫師望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