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鵝平背:原理和危害

無論是步行、各樣運動工作,身體都在承受從地心給力帶來的壓力。脊柱S形的設計,可以幫助人減輕這種壓力,就像彈簧一樣,避免局部負荷太重。好的曲線可以幫助我們平均分擔壓力。要保持這個S字,靠脊柱兩旁的肌肉維持,可是肌肉賴散無力了,就會休息不工作。肌肉不用力,骨骼就受累,韌帶也因此受到壓力,久而久之也有損及局部神經的問題。例如坐骨神經痛,許多病例也是從平背不良姿勢久而久之所發展形成的。


平背姿勢的朋友容易出現以下情況:

  • 長期腰背不適、疼痛
  • 加重烏龜頸姿勢
  • 坐骨神經痛、梨狀肌綜合症
  • 彎腰拾物,或運動時,扭傷腰骨
  • 運動平衡、發力差

S型的脊柱弧度,一不小心便會把它扭曲成C字了,可能你會問,有那麼誇張嗎?

我們可以嘗試一下,把手放在腰後,然後找一張椅子坐下,當你坐在椅子時,你會感受到你的腰一節一節向後突,你的手也能感受到腰骨一節一節向後頂,這不就是把S變成C嗎?其實這不僅是平背的朋友,但這在平背的朋友身上比較多見,就是坐著時出現「駝腰」的問題。

尤其是在坐多於站的都市人,常在辦公室內工作,很多時候會出現這個反C的問題。反出來的C字大大扭曲了原本S字的脊椎結構,久而久之,腰椎段的正常弧度將會有結構性的長期勞傷。即使站著,不是反C,也差不多接近一條直線了。因此,在「駝腰」的問題上,要首先注意。(參考一文:正s坐姿

第二,平背的朋友要小心的是任何捲曲身體的動作,如仰臥起坐,這也把身體捲起來的動作。上述我說明的是反C的危害,當你做仰臥起坐時,你能想像到腰椎很容易反起來,正確做仰臥起坐的方法是保持S型的直線,向上收腹,但是平背的朋友根本難以 做到。另外,當你用力時,很容易因為不習慣而讓腰腹的肌肉失衡,產生這個反反C。除了仰臥起坐,還有很多動作,尤其是我在熊突腰的對策運動介紹裡,那裡有不少捲曲身體的動作,我們要很小心。我是不建議平背的朋友去做的。

 

《梁醫師正姿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