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喜唾涎沫(口水增多)

喜唾,是自覺口中唾液量增,或有頻頻不能自主唾口水之症狀。喜唾最早見於《傷寒論》385條曰:「 大病瘥後,喜唾,久不了弓,胸上有寒,當以藥温之,宜理中丸。」

臨床驗案:

1. 脾陽虛寒案

(男, 61歲, 口中涎沫增多3月。大便不成形, 舌淡, 小便清長, 苔白舌體胖, 脈虛緩)

方藥: 党參、 乾薑、 白朮、 吳茱萸、 砂仁、 陳皮、 益智仁、 蘇梗、 生姜、 大棗、 炙甘草X6


2. 胃寒脾濕案

(男, 53歲, 喜唾2年。晨起涎沫最多, 舌淡, 苔白膩, 舌有齒印, 脈緩)

方藥: 党參、 白朮、 茯苓、 法夏、 吳茱萸、 乾姜、 陳皮、 砂仁、 益智仁、 沉香、 炙甘草X6

三診: 去五味子, 加白豆扣。


3. 脾腎陽虛, 脾不攝涎案

(男, 76歲,喜唾2月,舌胖有痕,苔薄白,脈虛緩)

方藥: 附子、 吳茱萸、 人參、 白朮、 乾薑、 砂仁、 丁香、 益智仁、 覆盆子、 沙苑子。


♥  張醫師心得:

1) 核心用藥: 党參, 白朮,乾薑, 砂仁,吳茱萸,殅香,益智仁。
2) 小兒多唾: 白朮,乾薑,砂仁也有效


*本文摘自: 《沈舒文疑難症治驗思辨錄》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 此乃張天慧中醫師學習筆記,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