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多發性脂肪瘤 病案分享

脂肪瘤為常見的良性腫瘤之一,主要發生於皮下組織,由成熟的脂肪細胞所構成,偶可成壞疽或脂肪壊死。脂肪瘤可發生卡身體各處, 主要見於頭、肩、背、腹部的皮下組織,可單發生或多發,女性多見。
脂肪瘤在中藥屬「肉瘤」 、「氣瘤」範疇,《醫學入門》論及脂肪瘤的成因,謂「原因七情勞役,復被外邪生痰聚瘀,隨氣留住,故又日瘤,總皆氣血凝滯結成。」本例病人有肺結核及消化性潰瘍病史,是由肺脾兩虛,痰氣凝滯所致,治以補肺健脾, 化痰理氣。
案例一 : 李先生
病史:患者發現臀部有3個皮下結節,各有蠶豆大小,略有痛感。醫院診斷多發性脂肪瘤。
治療:患者有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病和肺結核病史,目前飲食不當,感上腹部隱痛。脈沉細,舌苔薄膩。證實脾肺兩虛,痰濁阻絡,凝而成瘤。治以健脾健肺, 化痰通絡,理氣散結。
藥方:
紅參30克、橘紅30克、遠志30克、暮蒲30克、海浮可30克、柴胡30克、枳實30克、鬱金30克、鳥蛇30克、白朮60克、瓦楞子60克、海藻60克、昆布60克、當歸60克、白芍60克、丹參60克、烏賊骨60克、半夏15克、礞石15克、豬牙皂15克、六神曲適量、共研細末, 水泛為丸, 每丸6克, 每天2次, 每次1丸, 開水送下。
患者服上藥一料後, 脂肪瘤全消,再配一料鞏固。
施今墨老中醫是有名的大方派,本方用歸芍六君湯、導痰湯、六安煎、四逆散、礞石滾痰丸、海藻玉壺湯等化裁加減。方中紅參、白朮、神曲益氣健脾, 培土生金;橘紅、半夏、白芥子、膽星、豬牙皂化痰散結;瓦楞子、海浮石、青礞石、烏賊骨、海藻、昆布較堅散結;柴胡、枳實、鬱金、沉香理氣;三棱、莪朮化瘀;鳥蛇肉通絡散結;當歸、白芍、丹參養血和血。全方藥物雖多,但雜而不亂,治療思路清晰, 即健脾化痰,軟堅散結, 理氣化瘀,通絡解凝。施老注重扶正袪邪,培補後天,調理養血,而且辨證準確,組方靈活, 遣藥柔中有剛,剛中有柔, 剛柔相濟, 故獲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