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尿

 

遺尿是指3歲以上的小兒不能自主控制排尿,經常睡中小便自遺,醒後方覺的一種病證。嬰幼兒時期,由於形體發育未全,臟腑嬌嫩,“腎常虛”,智力未全,排尿的自控能力尚未形成;學齡兒童也常因白天遊戲玩耍過度,夜晚熟睡不醒,偶然發生遺尿者,均非病態。

年齡超過3歲,特別是5歲以上的兒童,睡中經常遺尿,輕者數日一次,重者可一夜數次,則為病態,方稱遺尿症。

本病發病男孩高於女孩,部分有明顯的家族史。病程較長,或反復發作,重症病例白天睡眠也會發生遺尿,嚴重者產生自卑感,影響身心健康和生長發育。

遺尿的文獻記載,最早見於《內經》,如《靈樞·九針》:“膀胱不約為遺溺。”明確指出遺尿是由於膀胱不能約束所致。《諸病源候論·小兒雜病諸候》亦雲:“遺尿者,此由膀胱虛冷,不能約于水故也。”以後歷代醫家多有闡述。

中醫學以辨證分型醫治效果理想。而現代醫學通過X線診斷,發現某些頑固性遺尿的患兒與隱性脊柱裂有關,這類患兒治療則為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