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暈是由於情志、飲食內傷、體虛久病、失血勞倦及外傷、手術等病因,引起風、火、痰、瘀上擾清空或精虧血少,清竅失養為基本病機,以頭暈、眼花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類病證。眩即眼花,暈是頭暈,兩者常同時並見,故統稱為“眩暈”,其輕者閉目可止,重者如坐車船,旋轉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噁心、嘔吐、汗出、面色蒼白等症狀。
眩暈為臨床常見病證,多見於中老年人,亦可發於青年人。本病可反復發作,妨礙正常工作及生活,嚴重者可發展為中風、厥證或脫證而危及生命。臨床上用中醫中藥防治眩暈,對控制眩暈的發生、發展具有較好療效。可參西醫學中的高血壓、低血壓、低血糖、貧血、美尼爾氏綜合征、腦動脈硬化、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神經衰弱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