癡呆,多由七情內傷,久病年老等病因,導致髓減腦消,神機失用而致,是以呆傻愚笨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神志疾病。其輕者可見寡言少語,反應遲鈍,善忘等症;重則表現為神情淡漠,終日不語,哭笑無常,分辨不清晝夜,外出不知歸途,不欲食,不知饑,二便失禁等,生活不能自理。
呆者,癡也,不慧也,不明事理之謂也。本病在心腦病證中較為常見,可發於各個年齡階段,但以老年階段最常見。據國外資料,在65歲以上老人中,明顯癡呆者約占2%-5%,80歲以上者增加到15%—20%,如以輕中度癡呆合併估計,則要超過上述數字2-3倍之多。近年來中國人民平均壽命明顯延長,老年人在人口構成中所占比例逐漸增高,今後本病的發生率必將增高。本病屬疑難病證,中醫藥治療具有一定療效,尤其是近幾年來,對本病開展了前瞻性多途徑臨床研究,療效有較大提高。
西醫學的癡呆綜合征,包括腦退化症、血管性癡呆、正常壓腦積水、腦腫瘤、麻痹性癡呆、中毒性腦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