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痰-骨與關節結核

 

流痰是發生在骨與關節間的慢性化膿性疾病。因其成膿後,可在病變附近或較遠的空隙處形成膿腫,破潰後膿液稀薄如痰,故名流痰。《外科醫案彙編》云:“痰凝於肌肉、筋骨、骨空之處,無形可征,有血肉可以成膿,即為流痰。”本病的特點是好發於骨與關節,病程進展緩慢,初起不紅不熱,化膿亦遲,膿水清稀,並夾有敗絮樣物質,潰後不易收口,易形成竇道,常可損筋傷骨而致殘廢,甚至危及生命。因本病發病部位不同,尚有許多不同名稱。如發生於脊背的,叫龜背痰;發生在腰椎兩旁的,叫腎俞虛痰;發生在環跳部的,叫附骨痰;發生在膝部的,叫鶴膝痰;發生在足踝部的,叫穿拐痰;發生在手指骨節的,叫蜣螂蛀等。名稱雖異,但其病因、證候和治法及預後基本一致,故統稱為流痰。本病相當於西醫的骨與關節結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