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水腫

 

小兒水腫是指體內水液瀦留,泛溢肌膚,引起面目、四肢甚至全身浮腫,小便短少的一種常見病證。根據其臨床表現分為陽水和陰水。陽水多見於西醫學急性腎小球腎炎,陰水多見於西醫學腎病綜合征。小兒水腫好發於2—7歲的兒童。陽水發病較急,若治療及時,調護得當,易於康復,預後一般良好;陰水起病緩慢,病程較長,容易反復發作,遷延難愈。

小兒水腫的發病,陽水多於成人,總的療效預後亦好于成人。

古代醫籍關於水腫的記載頗多。《內經》就有“肺水”、“脾水”、“腎水”、“風水”、“皮水”等記載。以後歷代醫家多有闡述,至元代朱丹溪將水腫分為“陽水”和“陰水”兩類。《內經》提出的“開鬼門,潔淨府”,即發汗、利小便,為治療陽水確立了治療大法。中醫傳統醫學以針灸及中藥醫療此病,效果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