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的療法甚多,能針對不同疾病而採用不同療法,或綜合療法,以提高療效,減輕患者的痛苦,縮短病程。醫天圓有提供的以下的療法:

中藥處方


跟據中醫理論, 透過四診合參(即望、聞、問、切),中醫師會跟據不同的証型,處方合適的中藥,幫助患者身體恢復體內的平衡。無論外感(感冒、流感等)、內傷(慢性咳嗽、失眠等)、新傷(扭傷等)、舊患(長期風濕病等),中藥都能帶給身體很大好處。

本診所使用濃縮中藥(即透過科學方法提取的中草藥濃縮粉末) ,我們診所使用Nong’s 農本方濃縮中藥、三九濃縮中藥、台灣漢立方濃縮中藥、海天濃縮中藥 ,為病人提供方便、安全(絕對通過重金屬測試) 及有效的中藥沖劑。


耳穴


屬於全息論療法,這就是說人體的耳朵聯系於全身,刺激耳部特定穴位可調整全身經絡系統,從而調整陰陽氣血的平衡。我們亦特別採用具高度磁場的治療棒,有很好的鎮靜安神的作用,對都市人緊張的神經有鬆持作用。適合於失眠、頭痛、頸痛等與神經緊張有關的疾病。


小兒推拿


小兒推拿的對象一般是指6歲以下,特別是3歲以下的嬰幼兒。醫師透過特殊的手法疏通經絡,調理臟腑的機節,內地中醫院有提供小兒推拿服務,而香港人對這療法的認識不深,其中最為人熟悉的算是「捏脊」。其治療範圍比較廣泛,如泄瀉、嘔吐、便秘、發熱、咳喘、遺尿、夜哭、肌性斜頸、斜視、小兒癱瘓等。


綜合治療


綜合治療是專為身體有多處痛症的病人而設,其可以同時處理幾個患處,醫師按專業知識判斷是否需要進行不同的療法,無論是針灸/ 脊柱推拿手法/ 拔礶/ 耳穴,以至不同方法綜合治療核心痛點。


足底治療


亦屬於全息論療法,透過刺激足部特定穴位來調整全身經絡系統,有助身體恢復健康。適合於提升腦力、足底筋膜炎等。


孕婦按摩(包括產後按摩)


針對孕婦的生理需要,包括腰痛,作嘔作悶,醫師會用輕柔的手法刺激適當的穴位,對緩解孕婦生理上的不適十分有效。

孕婦按摩屬於一種非常專業的技術,錯誤地刺激某些穴位有機會導致流產,正確的技術能幫助孕婦輕鬆及健康地渡過早孕反應。

針灸


針灸包括以下提及的各類針灸法。傳統中醫認為,一個人的健康取決於「氣」的流動,這股「氣」沿著所謂的「經絡」川流全身,所謂「不通則痛,不榮則痛」,意思是如果這股力量受到阻礙,身體會出現「痛証」和「衰弱」。傳統中醫認為針灸能有效地恢復這股「氣」的正常運行。

正常程序下進行的針灸是十分安全可靠的,中醫師在清潔的環境下進行皮膚消毒程序,採用一次性消毒針具,取穴避開大動脈和肺部,安全可靠。

然而,不同的針灸療法對不同的疾病發揮著不同的功效,介紹如下:

體針:是按照人體365個穴位進行的針灸療法,一般取穴於12經絡。

頭針:有別於傳統針灸,頭針是參照現代醫學大腦皮層功能定位的理論,結合疾病的部位,選用與之相應的刺激區,屬於一種傳統與現代智慧結合的針灸療法。

耳針: 屬於一種全息論療法,利用西方反射區的概念,用針刺激相應的穴位,能影響所屬臟腑。適用於中風、偏癱,腦動脈硬化、言語不清、神經性頭痛、失眠、抑鬱、過度活躍症等;同時適用於癡肥、高血壓等。

舌針:屬於全息論療法, 根據中醫理論,舌頭尖屬心、舌中屬脾胃、舌根屬腎主的理論,刺激相應穴位能影響相對臟腑。適用於中風、老年痴呆、自閉症等。

皮膚針:適合皮膚病患者,或痛証久治不癒效果亦佳。


拔罐


拔罐療法是透過將罐內空氣燃燒造成負壓,用負壓對深層肌肉進行刺激,適度的負壓能恢復肌肉的自我修復能力,過度的負壓會對肌肉造成傷害。拔罐在中醫的角度屬於一種瀉法,對氣血虛弱的人不宜進行。


脊柱推拿手法


本診所的中醫師均師承一套安全及有效的脊柱手法推拿,能有效地處理脊柱不同的問題,如脊柱前傾,後傾,側彎,脊椎旋轉、側擺。適用於長期的痛証,如腰痛、肩痛、頸痛、頭痛、腰前痛(即經痛)等。


中藥敷貼


除了內服中藥之外,我們也會用外用中藥進行敷貼,通過場效應熱療,使中藥從皮膚吸收,對於痛症等病情有顯著療效。

如有興趣了解更多,歡迎與我們各診所的職員聯絡 或 查閱治療收費表:


收費聯絡我們